偷供族

偷供族

穿著和常人無異,但手中只拎著一個袋子,有的人甚至空手向墓地里行進,沒有親人陪伴,專門往人少的墓園區域溜達……這是一群遊走於墓碑間,專門偷拿掃墓人留下的供品倒賣的“偷供族”。

簡介

偷供族偷供族

穿著和常人無異,但手中只拎著一個袋子,有的人甚至空手向墓地里行進,沒有親人陪伴,專門往人少的墓園區域溜達……這是一群遊走於墓碑間,專門偷拿掃墓人留下的供品倒賣的“偷供族”。北京迎來了首個清明掃墓高峰。記者在位於豐臺區的一家大型墓園進行採訪時發現,雖然有大批警察、保全、墓地工作人員分區值守,但仍然不能杜絕“偷供族”們偷拿供品的行為。
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偷供族”們總是警惕心十足,處處小心,步步留意,只要有人注意,他們就不會輕易下手,而且因為有墓碑作掩護,即使被人們發現,只要不是被當場抓住,他們就會以掃墓為名進行推脫,這種特殊的隱蔽性,讓他們成為遊走於墓碑間的“獨行客”。

基本特徵

1.穿著和常人無異
2.手裡拎不透明的袋子
3.獨身一人行動
4.愛去偏僻區域
5.每次不會多撿,及時送出,多次返回
6.為了做掩護,袋子里會事先準備水瓶或抹布,遇起疑者就地找墓碑擦拭

現象

墓園內高度戒備值守人員不間斷巡視
記者來到位於豐臺區的一家大型陵園。陵園內的停車場已經停滿了前來掃墓的車輛,人們手裡捧著黃白相間的簇簇菊花,或三三兩兩,或互相攙扶,向親人的墓碑行進。在墓園內,很多地方都掛出了“嚴禁偷拿供品”的大紅條幅。不僅如此,為了保證掃墓秩序和防止人們在墓前焚燒紙錢帶來安全隱患,在墓園的各個區域都能夠看到警察和保全的身影。為了防止有人偷拿供品,身穿天藍色制服,右臂上戴著紅箍的墓園工作人員還對各個區域進行了詳細分工,他們不停地穿梭於自己的轄區內,防止有人偷拿供品。但記者在墓園中轉了三個多小時後發現,在平靜的秩序背後仍然存在漏網之魚,“偷供族”們用更隱秘的方式操作著。
工作人員指點“偷供族”與記者擦身而過
“不許撿了,趕緊走吧。”一名工作人員的喊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順著他的喊話聲,一名身穿紅外套,背灰色不透明環保袋的中年婦女與記者擦肩而過。“這人是幹嗎的,您這么喊她?”面對記者的提問,工作人員一臉無奈,這個就是“撿”供品的,我看她臉熟,趕緊喊喊她,提醒一下。“你看,這個手裡什麼都沒拿的瘦高的女的也是。”記者尋著他的目光看去,一個瘦高梳著小辮的婦女正在向墓地深處走去。“她手裡什麼都沒拿,怎么會是‘撿’供品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人都有特徵,隻身一人帶個袋子,到處轉悠,看到墓碑前完整的水果、點心、冥幣,他們都會撿到袋子裡,供品再次包裝後轉手就可以再次買賣。而空手是為了不引起人的注意,因為墓園裡隨處都可以撿到人們丟棄的各種袋子,這樣會更加隱蔽。
紅外套被盯梢情急下別人墓碑認起親人
本以為有了工作人員的提醒,偷拿供品的“紅外套”可以收手,沒想到,記者在墓園中溜達時又看到了她的身影。只見“紅外套”先在一片棕紅色大理石的墓碑區域裡轉悠,在最靠近松樹的一排墓碑前久久徘徊,觀察著墓碑前擺放的供品。突然她從兜里掏出一個白色的塑膠袋,準備裝供品,機警的她在下手前向記者的方向望了一眼,發現有人正盯著她,她向供品伸出的手又縮了回去。可能是為了驗證記者是不是專門盯著她,她轉身又來到了松樹後的一排黑色墓碑的區域,在裡面轉悠開了。看到記者始終盯著她不放,“紅外套”竟然使出了“殺手鐧”。只見她從墓碑區里撿了一瓶掃墓人丟棄的水,選了一塊墓碑,用早已準備好的抹布開始用力擦起了墓碑,一邊擦一邊不時地向記者的方向看。
看到“紅外套”已經發現,記者乾脆走過去想一問究竟。“大姐,擦墓碑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心虛,記者剛一開口問好,“紅外套”就像點著了的爆竹,劈里啪啦地對記者嚷了起來,“你問我幹嗎?這是我媽,我給我們家人擦墓碑,礙著你什麼事了,我看見你盯我半天了。”“紅外套”的大聲叫嚷一下子就引起了不少掃墓人的注意,她甚至攔住記者,就為了記者的一句問候要找地方去說理。“大姐,給您母親擦墓碑,這碑上怎么寫著父×××,母親的名字還空著呢。”看到自己露出了破綻,“紅外套”仍然理直氣壯不停地叫囂,但當記者同意和她找工作人員說理時,她卻留在原地一動不動,只是希望用爭吵讓記者快點離開。記者離開10分鐘再次返回這片區域後發現,擺在一個墓碑前的3個光鮮亮麗的大蘋果不見了,只剩下空空的白色紙盤。
年邁老者也偷供品專盯碑前冥幣紙錢
有了與“紅外套”的交鋒,記者對於“偷供族”的特徵也有了初步的掌握。10點半,在墓園的主幹道上,一位身穿黑衣、頭戴鴨舌帽的年邁老者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他的手裡只拿了一個紅色的紙袋子。記者在蹤了他一段路後,老人轉進了路邊的一片漢白玉色的墓碑區域,轉悠了半天,老人掏出了一個藍色的透明塑膠袋,在最里排最後一個墓碑前彎下了腰,把墓碑前供奉的幾沓冥幣裝進了袋子,然後再裝進不透明的紙袋子中,走出了這片區域。整個過程老人都十分警惕,不停地四處觀看,得手後轉頭就走。
祭掃人剛走“偷供族”就下手
除了在墓區內轉悠,專門找人少的地方下手的“偷供族”,記者發現還有一種人下手很快,他等在祭掃人的周邊,人一走他就開始下手。上午11點,墓區裡的人漸漸稀少,在一個距離主道較遠的墓園區里,一家子剛剛祭掃完畢,豐盛的供品滿滿地擺在了墓前。不料祭掃人剛一離開,一個小平頭身穿灰色外套的男子就將手伸向了供品。
下午接近1點,墓園裡的人已經很少,因為怕目標明顯,“偷供族”們的活動也減少了。在採訪的幾個小時裡,記者發現價格較貴的蘋果最受這些“偷供族”的青睞,而且可以二次銷售的冥幣也很搶手。在採訪中發現的每一個“偷供族”,記者都向工作人員進行了舉報,希望他們能夠注意這些人的特徵。多數工作人員都表示,墓園區域太大,他們即使不停地巡視,也難免會讓這些人鑽空子,他們提醒祭掃者,為了避免供品被人“撿”走二次出售獲利,祭掃者最好將供品帶走或吃掉,鮮花要將花瓣弄散,撒在墓的周圍。水果、點心帶不走也最好將其掰碎或分隔開。至於冥幣、紙錢最好不要攜帶,提倡文明祭掃。
而且這裡的工作人員還提醒祭掃者,不要購買墓園周圍無照商販的低價供品或鮮花,這些物品的來路會有問題。

應對措施

1.供品及時帶走或當場吃掉
2.鮮花要將花瓣拆撒在墓碑周圍,枝條也要折斷,防止有人撿回做拼接花
3.文明祭掃,不要攜帶冥幣或紙錢
4.供品不願帶走,最好掰碎或分隔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