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村

假肢村

假肢村,這個距離中國西南邊境線僅有600米的小村莊位於雲南文山州富寧縣田蓬鎮村,上個世紀80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場,在沙仁寨一些村民經常觸雷身亡,而更多的被炸傷殘,87名觸雷村民只剩下78條腿,平均一人不到一條腿,當年那個因“87個人78條腿”而聞名的。

概述

踩響了中越邊境的地雷,落下殘疾踩響了中越邊境的地雷,落下殘疾
假肢村,在雲南文山州富寧縣田蓬鎮村,就坐落在中國西南邊境線上,上個世紀80年代起87名村民的命運被陌生的地雷改變了,一些村民觸雷身亡,而更多的被炸傷殘,87名觸雷村民只剩下78條腿,平均一人不到一條腿,當年那個因“87個人78條腿”而聞名的沙仁寨,如今只剩下4個人,這個距離國境線僅有600米的小村莊共59戶,283人全部都是苗族,32年前這裡曾炮火連天,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戰爭結束後中越邊境的雷區成為和平時期的死亡之地。

數次排雷

1994年被排除的各種地雷樣品展示1994年被排除的各種地雷樣品展示
1、1979年沙仁寨有人觸雷後,村民們開始對地雷有所認識。1981年沙仁寨村石振才觸雷身亡,村民對於地雷更為恐懼,戰爭結束後當時雷區分布零散,管護難度大,邊民缺乏相應的防護知識,觸雷事件時有發生,不僅炸人,一年能炸死二三十頭牛。
2、村民們談雷色變,不敢再去邊境放牛,只走有人走過的小路。可直到90年代,仍有人觸雷,只要聽到巨響,村民就會相互打聽:誰家又少一條腿?有時巨大的冰雹也能引能引爆地雷。密集的地雷,也成就了不少排雷高手。多年風吹雨打,不少地雷露出了“腦袋”,有經驗的村民便會將其排除。山腳寨村村長熊有德還記得,排掉的箱雷經改裝後,就是一個精緻的文具盒。
3、中越邊境山高峻險,河流縱橫,加之埋雷時間長,地形變化大,形成了世界罕見的混合雷場,也給排雷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僅富寧縣所在的文山州,自1979年以來因觸雷導致傷亡的就有近6000人,數萬畝土地不能耕種,在富寧縣境內至今仍有4650米長封雷牆區。
4、為了解決地雷隱患中國政府曾多次組織中越邊境大規模排雷。1992年至1994年,中國政府在中越邊境組織了第一次大掃雷;從1997年開始雲南和廣西邊境地區又展開了世界軍事史上最大規模的掃雷行動;2002年、2008年分別進行了兩次排雷行動,較大規模地清除殘留在中越邊境的地雷和爆炸物。

政府資助

雲南文山州富寧縣田蓬鎮村雲南文山州富寧縣田蓬鎮村
1、集市的一片祥和,無法抹去地雷留下的印記,山坡下仍有畫有骷髏的雷區警示牌,大人嚇唬頑皮的孩子時會說,“再亂跑地雷就炸了。”甚至也成了村民吵架最惡毒的話:你出門就要踩地雷。地雷排掉了戰爭創傷卻難以癒合,據統計僅富寧縣因支前參戰和觸雷就造成1274人傷亡,其中1095人傷殘,已有179人離世。
2、2006年頒布的《雲南省因戰傷殘人員救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觸雷邊民按傷殘等級每年可拿到360元至3720元不等的救助金。儘管救助金高於當地人均收入,但對於這些毫無勞動能力的傷殘者來說,舊傷復發的開銷是無底洞,雖然合作醫療可以報銷70%,但這些傷殘者連押金都交不起。
3、從1998年起因戰傷殘救助政策始終被定性為臨時性政策,造成政策的不穩定性,導致無據可依,一些傷殘人員的救助金得不到保障。
4、令他們欣慰的是更換假肢這筆不菲的開銷由政府埋單,每年縣民政局都會組織他們到州里更換新假肢,起先不少村民即便戴著假肢,還要背著近百斤的糧食,不堪重負的假肢壞得也比較快,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都無法再乾農活。
5、自沙仁寨被雲南省民委列為“興邊富民文明示範村”之後,不僅為邊民重建了新房,還修繕了學校、人畜飲水工程,傷殘人員也得到了照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