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鉤刺

倒鉤刺

正文

倒鉤刺
(《雲南中草藥》)

異名

小烏泡小倒鉤刺、刺黃連、刺茶、散血草。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三葉懸鉤子的全株。

植物形態

三葉懸鉤子
直立小灌木,高1~2米。莖枝無毛,具倒鉤銳皮刺。3出複葉互生,小葉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6厘米,寬8~15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邊緣具齒,兩面光滑,粉綠色;葉柄長3~4厘米,有細小皮刺;托葉剛毛狀。花1~2朵腋生或頂生,花梗長1~2厘米,與萼均有細柔毛及皮刺;萼片披針形,附屬物葉狀,線形,具刺;花瓣白色,倒卵形,外面有短柔毛,較萼短;雄蕊花絲密被柔毛。聚合果,肉質,多汁,成熟時橘黃色。花期4~5月。
生於山溝稀疏灌叢中。分布雲南、四川等地。

採集

夏、秋採收。曬乾。

性味

甘微酸,平。

功用主治

清熱解毒,除濕止痢。驅蛔。

選方

①治扁桃腺炎,火眼,痢疾,疥瘡,風濕性關節炎:倒鉤刺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②治蛔蟲病:倒鉤刺全株五錢。水煎服。
③治腮腺炎,乳腺炎,無名腫毒:倒鉤刺鮮品搗爛外敷。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