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娘收廢品

俺娘收廢品

揚州江都的普通“拾荒老娘”,作者正是這位老母親的大兒子馮英龍。 現在,馮英龍最想幹的事情,就是好好工作。 九年了,娘的黑髮已慢慢變白,額頭的皺紋也越來越多。

一、起因

江都“拾荒老娘”拾荒9年:供兒上學感動全國網友 老娘拾荒9年,供兩個兒子上大學;兒子拍下母親一天的拾荒生活,參加攝影比賽,以此表達感恩之心。近日,一位來自江都的“拾荒老娘”,通過兒子的照片,感動了全國眾多網友。

80後:曬拾荒老娘

“中國人的一天”攝影大賽中,一組參賽作品引起了網友的熱議。這部攝影作品的主角,是一位來自

揚州江都的普通“拾荒老娘”,作者正是這位老母親的大兒子馮英龍。 馮英龍今年23歲,去年剛大學畢業,目前在蘇州一家婚紗公司做網路行銷。
在這組攝影圖片的引言中,他寫道:“在城市,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來自農村,為了養家餬口,他們天天與垃圾打交道,但從來不嫌髒。他們已經習慣被人瞧不起,但他們並不在乎,因為只要能賺到錢,面子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這一群人,就是城市拾荒者。俺娘從我初二時,就一個人來江都拾荒。屈指一數,到現在已九個年頭了。九年了,娘的黑髮已慢慢變白,額頭的皺紋也越來越多。九年了,娘老了很多!下面請大家跟著我,一同走進俺娘九年生活中的某一天……”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馮英龍拍下的這一組圖片並不算優秀。很明顯,他用的是那種最普通的傻瓜相機,拍攝技巧也比較缺乏,不少圖片畫面都略顯凌亂,有幾張還明顯模糊。但是,由於其真實反映了老母親一天的生活狀態,攝影大賽主辦方將這組圖片放到了最顯眼的位置。老娘:拾荒9年供兒上學

一位80後的小伙,為什麼要選擇拍攝自己的母親,作為參加攝影比賽的主題?這位母親背後有什麼不

這條路,一走就是九年!這條路,一走就是九年!
平凡的故事?昨日,記者聯繫上了馮英龍。 馮英龍一家是徐州人,他還有個弟弟,原本父親在上海賣菜為生,生活雖不寬裕,但一家人也其樂融融。就在馮英龍上國中那年,作為家裡頂樑柱的父親不幸患病,幾年後去世,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有一年,由於父親看病花光了所有的錢,家裡沒有錢給我交學費,父親就冒著大雨出去借錢,但借了半天都沒借到,最後渾身濕透地回來。我知道,那時他心裡很難受。”
生活雖然困苦,但要強的母親並沒有讓馮英龍兄弟倆輟學。在馮英龍上初二那年,母親跟隨幾個鄰居,一起來到揚州江都仙女鎮收廢品。由於母親在江都,馮英龍每到放假時都會到江都陪她,漸漸也成了半個江都人。
“幹這個很髒,很辛苦,但一個月能掙一千多元,能掙錢給我們上學,所以俺娘一乾就是9年。”
如今,雖然大兒子已大學畢業,但由於小兒子還在上學,老母親仍不肯卸下肩上的擔子,繼續拾荒掙錢。“為表達感恩之心”

母親是拾荒的,可能很多年輕人會覺得很沒面子。馮英龍為什麼非但沒有迴避,而且還親自拍出來,與全國網民分享呢?

俺娘看我有點偏瘦,每次都讓我多吃豬肉!俺娘看我有點偏瘦,每次都讓我多吃豬肉!
“不瞞你說,以前我確實有自卑。同學們家裡條件都很好,母親做官的、做生意的都有,可我的母親是拾荒的。所以,我都不願和同學說起我的母親。”馮英龍坦誠地說,“可是,畢業參加工作以後,我越來越體會到母親的艱辛,越來越為有這樣的母親感到驕傲。拍這個,就是為了表達我的感恩之心;另外,也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拾荒者這個群體。”
馮英龍的感恩之心,還來自社會的關懷。他告訴記者,江都很多熱心人對他們很好。比如,他們的房東,每月只收45元的房租,平時還給他們一家很多幫助,母親生病的時候,都是房東照顧她。
現在,馮英龍最想幹的事情,就是好好工作。他說,他一定要早日在蘇州買房,早日把母親接到身邊,好好報答母親,讓辛苦了一輩子的母親也享享福。
在一篇日誌上,馮英龍這樣寫道:“爸媽養育我們,已經付出了青春和血汗!他們一生的希望都放在我們身上了!我們怎么忍心不努力!作為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雖然我知道這一兩年日子不會太好過,但是我會咬牙挺過來的!”跟帖:網友已近5000

記者看到,馮英龍的這組“我的拾荒老娘”的作品,引發網民的熱捧。截至昨晚,對這組圖片進行跟帖評論的網友,已接近5000人。網友們紛紛對這位堅強的母親致以崇高的敬意,也有不少人鼓勵馮英龍好好工作,將來好好報答母親。
據了解,國內著名公益組織“愛遍中國”,也將馮英龍的作品編輯成短片,在一些大城市的捷運上播放,以此宣傳偉大的母愛。
馮英龍沒想到,自從他在網上發布這個作品以後,有200多個網友加他的QQ號,其中很多人都與他有類似的經歷。“我們通過這種方式,找到了共鳴。將來,我們會一起來宣揚母愛,號召大家一起來關懷天下的每一個母親。”記者何世春

原稿作者簡介

馮英龍今年23歲,長的滿清秀的,在校讀的是電子商務,現在在上海一家汽車公司網路方面的工作.他還是個“獻血模範”,站在記者面前的馮英龍1.72米高的個子,體重卻只有107斤,顯得很瘦弱。記者了解到馮英龍2006年至2009年,在蘇就讀於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工程系。當時的班主任徐麗君老師表示,馮英龍有一陣子營養不良,為此老師還打電話給他母親。但讓徐老師沒想到的是,身體條件不算太好的馮英龍是個標準的“獻血模範”。
由於獻血成績突出,他榮獲了2006年-2007年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還擔任了蘇州紅十字志願者俱樂部成分血分部執行長,在他的帶動下,大學同宿舍6個同學都積極獻血,有3位同學還拿到了有關部門的獎勵。他還一個班級一個班級地宣傳無償獻血。馮英龍自豪地說,在他們學校,只要提起有關獻血的事,他的名字大家肯定都知道。
二、原貼
在城市,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來自農村,為了養家餬口,他們在城市裡做著表面"骯髒",但不經意間又很"高

帖子作者:一輩子的承諾帖子作者:一輩子的承諾
尚"的交易.他們天天與垃圾打交道,但從來不嫌髒.他們已經習慣幾年不買新衣服,這他們並不在乎,因為只要小孩上學"不差錢";他們已經習慣被人瞧不起,這他們並不在乎,因為只要能賺到錢,面子其實不是最重要的.
這一群人,就是城市收荒者。
俺娘從我初二時,就開始一個人來江都(揚州)收荒。屈指一數,到現在已九個年頭了。娘經常和我說“我一個人在外邊,感冒時都沒人幫我去買藥。你和你弟弟放假的時候,如果沒事就多來我這玩玩”。
九年了,娘的黑髮已慢慢變白,額頭的皺紋也越來越多。九年了,娘老了很多!
下面請大家跟著我,一同走進俺娘九年生活中的某一天。
文章寫到這裡就結束了,這時忽然想起了閻維文的《母親》:你身在那他鄉中,有人在牽掛;你回到那家裡邊,有人沏熱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淚,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啊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咱的媽!
在這裡,我最想跟俺娘說的話是:“娘,您辛苦了!為了兒的學業,您受了那么多的苦!現在兒已畢業了,我會努力工作的,讓您早點享福!”

三、跟帖

網友“才子”:我已經有好多年不流淚了,這次我沒有看完眼淚就流出來了。小兄弟,你能有這份孝

俺娘收廢品俺娘收廢品
心是很不容易的,現在很少有年輕人能理解父母,很少有人能理解父母生活的不易!卻有不少人認為是父母沒有能耐給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網友“蕭=人微言輕”:有這樣的媽媽你是幸福的,你們要加油喔,希望你們可以過上你們想要的日子。生活是不容易的,只要有希望就會有將來喔!
網友“霞”:我是一名在校的大學生,對父母總感到不滿足,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畢業後要好好報答我親愛的爸爸媽媽。
網友“白色的星辰”:我也很愛我的父母,可是我不知道怎樣關心他們,我每次都很想和他們說說話聊聊天,試圖走進他們心裡,可是說不到一句就會吵架。我很想和他們說一句:“爸媽對不起,原諒我這個不懂事的女兒吧!”
網友“菊花茶”:看完這組圖,我鼻子酸酸的,眼淚不聽話的流下來。我也是一位母親,看到你如此的懂事,我真替你的母親感到幸福,雖然她付出了艱辛,但是她卻收穫了多少母親都夢寐以求的結果——兒子知道母親的不易,將來一定不會辜負母親的期望!

四、評論

感恩,從拍“工作照”開始
一組談不上技巧,甚至明顯模糊的照片,為何引發近5000網友的共鳴?“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

俺娘收廢品俺娘收廢品
貧”,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這一品格已顯得尤為珍貴。
不論母親出身、外貌、經濟能力如何,她都給了兒女生命,含辛茹苦地養育兒女。在歲月的侵蝕下,青絲變成了白髮,額頭爬上了皺紋。最需要理解她們的子女,卻往往視而不見,甚至羞於提起。即使馮英龍,對於“拾荒老娘”,也“以前確實有自卑”,“不願和同學說起母親”。
拾荒9年,撐起一個家,供兩個兒子讀書,對於一個孱弱的女子來說,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毅力。這種勇氣和毅力,無論何時何地,都值得尊敬和欽佩。馮英龍的轉變,正是在於重新認識了母親,並從母親身上獲取了新的動力。
現實生活中,我們見多了子女躺在父母身上,還要抱怨父母不能為自己創造好的條件,新詞“啃老族”的應運而生就是明證。對於他們,治療的良方,就是體會父母的艱辛和苦心。
感恩父母,做人立業,從為父母拍“工作照”開始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