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溮河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溮河區2011-2012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日2.16萬個,完成土石方2.82萬立方米,投入資金445萬元,新增旱澇保收田0.01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01萬畝,新建涵2座。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日1萬個,完成土石方3.2萬立方米,計畫投入資金300萬元。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日0.5萬個,完成土石方0.45萬立方米,計畫投入資金10萬元。

基本信息

信陽市溮河區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溮河區2011-2012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溮政〔2011〕73號
各鄉、鎮、辦事處,區直有關單位:
《溮河區2011-2012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詳細內容

信陽市溮河區2011—2012年度農田水利
基本建設實施方案
為紮實有效地搞好2011—2012年溮河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夯實農業發展基礎,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業發展後勁,促進農村改革實驗區建設,針對各鄉、鎮、辦事處今年防汛、抗旱、除澇工作中暴露出的新問題、新情況,找準全區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特制定溮河區2011—2012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以中央、省、市確定的治水方針為指導,以保障防汛抗旱安全、農村飲水安全、農業生產用水安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政府安排補助資金為引導,農民自願投資投勞為主體,以《河南省溮河區2010-2015年農田水利建設規劃》為依據,加強組織動員為紐帶,加快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為動力,以渠道標準化整修、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塘堰壩清淤改造等效益工程為重點,深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逐步建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紮實、快速、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鞏固農業基礎,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夯實物質基礎。
二、主要目標
結合我區實際,2011-2012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計畫投工61.008萬個,完成土石方66.22萬立方米,混凝土5.27萬立方米。計畫修復水毀工程1處,改造硬化坑塘256口,小型灌渠整修4條10.3公里,疏浚河道3公里,加固水庫4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05萬畝,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0.11萬畝,新增除澇面積0.02萬畝,改善有效灌溉面積0.6511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1平方公里,新增坡改梯面積0.03萬畝,改造中低產田1.0萬畝,農村整修或新修道路52.6公里,建設村鎮供水工程4處,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人數0.66萬人。計畫投入資金7284.45萬元,其中中央投資2114.8萬元,省級投資1554.1萬元,市級投資106.6萬元,區投入167萬元,鄉投入60萬元,民眾自籌1392.95萬元,其他渠道投資1889萬元。
三、重點工程
2011-2012年我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總體要求是:以改善廣大農村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為工作重點,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加大落實支農惠農政策的力度;健全水利事業建管體制改革,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全面提升全區水利工程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促進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確保完成或超額完成水利設施建設的計畫任務。
1、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對十八口、碾子灣、螞蝗溝、何灣等四座水庫進行除險加固,主要工程為對大壩、輸水洞、溢洪道等進行修復和加固,計畫投入資金1722萬元。其中國家投入資金792萬元,省投入資金930萬元。計畫完成土石方6.76萬立方米,砼0.86萬立方米。除險後的水庫要求達到大壩無滲漏,壩頂高程滿足防洪要求,溢洪道修復且設施完善,不影響泄洪,輸水洞啟閉靈活,防汛道路暢通。
2、坑塘改造工程
計畫在全區對152口坑塘進行改造,內容包括塘壩加高培厚,防滲處理,加固整修溢洪或放水設施,坑塘內部進行清淤。計畫完成土石方10.64萬立方米,砼0.3萬立方米,投工8.6萬個。共需資金1847萬元,其中區投入96萬元,鄉投入35萬元,民眾自籌690萬元,其他形式投入1026萬元。
3、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計畫解決農村飲水安全0.66萬人。工程地點在吳家店鎮聶寨村、十三里橋鄉青石橋村,總投入資金319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191萬元,省財政專項資金68萬元,市配套24萬元,民眾自籌36萬元。此次工程計畫建水廠工程4處,其中2處打井,1處為引提水,1處為內管網延伸,需完成土石方量為3.9萬立方米,砼220立方米,計畫投工3.6萬個。
4、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項目
計畫在十三里橋鄉改造中低產田1.0萬畝,擴建加固硬化塘壩73座,興建建築物130座,硬化、襯砌渠道1.5公里,改良土壤8000畝,整修鄉村幹道及機耕道路25公里,營造農田防護林和建設農田道路綠化帶。本項目總投資898萬元,其中中央投資470萬元,省財政投入235萬元,市投資79萬元,民眾自籌114萬元。完成以上項目共需完成土石方27.6萬立方米,砼0.96萬立方米。
5、水庫移民後期扶持結餘資金項目
計畫在全區各鄉鎮實施水庫後期扶持結餘資金項目,其中分為兩部分,分別為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結餘資金項目和小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結餘資金項目,兩部分共需新修渠道2.66公里,整修改造坑塘31口、迎水坡土壩硬化322米,新修水泥路27.6公里。以上工程需完成土石方6.9萬立方米,砼0.44萬立方米,草皮護坡1.28萬平方米。總計投入資金744.5萬元,其中中央投入554萬元,省投入190.5萬元。
6、抗旱應急灌溉工程
對吳家店鎮聶寨村十八口水庫渠道進行硬化清淤1330m,建渡槽1個,修建4座生產橋便橋,修建放水閘3座,以上工程需完成土石方0.25萬立方米,砼24.6立方米。總計投入資金39萬元,其中中央投入31萬元,民眾自籌8萬元。
7、水利水毀工程修復
對譚家河鄉金華村水毀堤防工程進行修復,主要內容是修復河堤和護岸,疏浚河道總計4.2公里。以上工程需完成土石方0.18萬立方米。總計投入資金150萬元,其中省級財政投入100萬元,區投資30萬元,鄉投資20萬元。
8、渠道整修工程
計畫對我區4條小型灌渠總計10.3公里進行清淤整修,建各類建築物30座,新打機井30眼,新配機井42眼。計畫完成土石方10.16萬立方米,砼0.14萬立方米,投工8.13萬個。共需資金1537萬元,其中區投入71萬元,鄉投入24萬元,民眾自籌579萬元,其他形式投入863萬元。
四、各鄉、鎮、辦事處重點工程及目標
東雙河鎮
(一)重點工程:坑塘改造11口,其中萬方大塘2口,小型灌渠1100米。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日6.1萬個,完成土石方7.04萬立方米,投入資金275萬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01萬畝, 新增除澇面積0.01萬畝,新增旱澇保收田0.15萬畝,清淤溝渠3.8公里。
董家河鎮
(一)重點工程:坑塘改造10口,其中萬方大塘3口,小型灌渠1450米,新打機井1眼。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日8.36萬個,完成土石方5.83萬立方米,投入資金880萬元,新增旱澇保收田0.02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04萬畝,新建、改建道路14公里。
十三里橋鄉
(一)重點工程:坑塘改造79口,其中萬方大塘5口,小型灌渠1360米,道路硬化2.2公里,通道綠化68公里。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日19.6萬個,完成土石方23.41萬立方米,計畫投資1204萬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05萬畝,新增旱澇保收田0.0759萬畝,新增除澇面積0.02萬畝,改造中低產田1萬畝,解決安全飲水400人,新建閘2座,涵10座。
吳家店鎮
(一)重點工程:坑塘改造34口,其中萬方大塘15口,小型灌渠1220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1處。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日8.4萬個,完成土石方9.1萬立方米,投入資金965萬元,新增旱澇保收田0.02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014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1平方公里,解決安全飲水2200人,新建閘6座,新打、新配機井37眼。
遊河鄉
(一)重點工程:坑塘改造26口,其中萬方大塘10口,小型灌渠1570米。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日4.3萬個,完成土石方5.1萬立方米,投入資金753萬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03萬畝,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0.01萬畝,整修提灌站2處,新打機電井13眼,新建閘2座,涵2座。
溮河港鎮
(一)重點工程:坑塘改造16口,其萬方大塘1口,小型灌渠600米。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日2.16萬個,完成土石方2.82萬立方米,投入資金445萬元,新增旱澇保收田0.01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01萬畝,新建涵2座。
柳林鄉
(一)重點工程:坑塘改造21口,其中萬方大塘5口,小型灌渠160米。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日2.3萬個,完成土石方3.1萬立方米,投入資金390萬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04萬畝,新增旱澇保收田0.02萬畝,新建涵5座。
譚家河鄉
(一)重點工程:坑塘改造17口,其中硬化萬方大塘8口,小型灌渠1390米,對2座小水庫進行除險加固。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日2.8萬個,完成土石方4.7萬立方米,投入資金1302萬元,新增旱澇保收田0.02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03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07萬畝,新打機井10眼,新建涵1座,新建和改造農村村組道路25公里。
雙井辦事處
(一)重點工程:坑塘改造20口,其中萬方大塘7口,小型灌渠1150米,對1座小水庫進行除險加固。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日2.81萬個,完成土石方3萬立方米,計畫投入資金404.45萬元,新增旱澇保收田0.01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056萬畝,新打機電井8眼。
金牛山辦事處
(一)重點工程:坑塘改造8口,其中萬方大塘4口,小型灌渠300米。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作日2.678萬個,完成土石方3.74萬立方米,計畫投入資金356萬元,新增旱澇保收田0.01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03萬畝,新增坡改梯面積0.03萬畝,新打機電井3眼。
五星辦事處
(一)重點工程:坑塘改造12口。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日1萬個,完成土石方3.2萬立方米,計畫投入資金300萬元。
湖東辦事處
(一)重點工程:坑塘改造2口,攔水壩1座。
(二)年度目標:投入工日0.5萬個,完成土石方0.45萬立方米,計畫投入資金10萬元。
五、採取有效措施,確保2011年-2012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順利進行
(一)精心組織,加強領導。一是行政首長負責制,層層推行水利建設任期目標責任制,納入目標管理考核體系。二是鄉鎮建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指揮部,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精心組織,科學安排。三是要求各級主要領導包鄉、包村、包工程,深入水利建設一線,帶領廣大民眾,大幹水利。四是各有關部門明確責任,協同作戰。財政、金融部門要千方百計保證所需的各項資金優先、足額、及時撥付到位;廣電部門要充分發揮輿論宣傳作用,對水利建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大力宣傳和跟蹤報導;公安部門要對破壞水利建設的不法分子,快辦、嚴辦、狠狠打擊。
(二)加強水資源管理,堅持依法治水。一是廣泛宣傳貫徹水利法律、法規,提高全民的水利法制觀念。二是認真貫徹落實《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河南省節約用水管理條例》、《河南省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精神,推進取水許可、水資源有償使用、水資源論證等管理制度建設,足額徵收水資源費。
(三)完善水利建設投入機制,努力增加勞務和資金投入。一是加大公共財政對農田水利建設的傾斜力度。區、鄉兩級財政要切實承擔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主要責任,把農建資金納入投資和財政預算,逐步形成政府投入支持、民辦公助、社會參與、受益戶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二是積極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堅持農民自願、注重實效、民主決策的原則,引導農民自主投工投勞,調動廣大農民民眾投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積極性。三是整合資金,捆綁使用,提高效益。把農業綜合開發、以工代賑、扶貧、土地整理等方面的相關建設資金與水利建設專項資金加以整合,統籌安排,通過資金集中捆綁使用,擴大工程規模,實現規模效益。
(四)深入紮實開展“紅旗渠精神杯”和“興水杯”競賽活動。不斷改進和完善“興水杯”競賽評比辦法,做到科學、合理、公正、透明。一是全面、客觀地評價各地的工作成效。堅持區域規模治理同事關民眾切身利益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並重、工程規模質量效益和機制創新並重、全面發展和突出地方特色並重。二是進一步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加強相關部門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檢查指導,增加考核的技術含量和工作深度。三是儘量將評比內容量化細化,增強可操作性,儘量減少人為因素影響。通過完善辦法,使競賽活動更貼近實際,更富有成效。
(五)深化水利產權制度改革,大力發展民營水利。各鄉、鎮、辦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制定優惠政策,促進民營水利事業深入發展。要明晰所有權,放開建設權,搞活經營權,積極探索適應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農村用水合作組織和管理體制。在符合規劃、確保全全的前提下,實行“誰建設、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調動多層次、多方面、多種經濟成分的積極性。以獨資、聯資、股份合作等方式開發“四荒”資源、打井建站,積極參與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小型水庫對防汛責任重大,要積極探索承包、拍賣、股份合作等靈活多樣的方式管理好現有小型水庫,抓好典型,以點帶面,逐步形成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明晰化、投入多元化、經營企業化的新格局。
同時,各鄉、鎮、辦事處要加大宣傳力度,採取簡報、專欄、報刊、雜誌、電視、網路等形式,及時報導水利建設工作新動態、新情況、新經驗及新典型,營造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良好氛圍,迅速在全區掀起建設高潮。
附屬檔案:K-73號溮河區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計畫投入情況表.xls
1、溮河區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計畫投入情況表
2、溮河區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部分重點工程計畫表
3、溮河區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責任分工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