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小吃

信陽小吃

說起信陽的小吃,首先想到的就是熱乾麵。嚴格地來講,熱乾麵並不是信陽的特色,原本是武漢的食品,但是傳到了信陽之後,卻成了信陽人的最愛。說來也奇怪,除了信陽之外,在河南省的其它地方,熱乾麵並不受歡迎,或者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市場。也許這與信陽對楚文化的保留與信仰有關。

信陽小吃

傳入信陽並且占領小吃首領地位的的熱乾麵,和它的老家——武漢熱乾麵已經有了味道上的差異。且說這熱乾麵的做法就與別的麵條不同,首先和面需用的鹼不少,比之普通的麵條,用鹼量要大的多。加入大量鹼的麵條呈黃色。並且麵條不能太細,不然就影響味道。和好的麵條,有乾有濕,但是到了臨吃時,先要煮一遍。這一遍只能煮到斷生,如果麵條煮得太熟,可就沒法吃了。把剛斷生的面撈出,用涼開水沖一遍,然後淋上小磨油或是熟菜油,將麵條拌勻,攤開晾涼。到吃時,再用開水一氽,然後加入調料就可以吃了。
想來熱乾麵之所以在別的地方不受歡迎,估計與調料有很大的原因。信陽的熱乾麵所用的調味品中有一味鮮辣粉,在別處是買不到的,甚至連鄭州這樣的大城市也無處可尋。想來這也是熱乾麵無法在鄭州打開市場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氽過開水的熱乾麵舀一勺芝麻醬,加上鮮辣粉,胡椒粉,再澆上豆醬汁,生抽,加點兒味素,灑上切碎的榨菜,翠綠的蔥花,鮮嫩的香菜,最後淋上點兒香油,喜歡吃辣可以再來點兒熬的通紅的辣椒油。除非有口味特別重的主兒,一般不會要求加鹽,因為豆醬汁已經是鹽味兒十足了。拌好味兒的熱乾麵,聞著就香氣撲鼻,誘人垂涎。吃起來那個口感,麵條筋道柔韌,耐嚼而不粘口,並且鮮香鹹辣,真是讓人慾罷不能。因此,信陽人的早餐,首選熱乾麵。並且也只推熱乾麵。
早市上的風頭除了熱乾麵這一桿大旗無可動搖外,其餘的可以算是各領風騷了。有一種小吃是很受歡迎的,就是勺子饃。有的地方也叫面窩。做法說來不難,將糯米泡過磨成漿,加入磨好的黃豆漿。黃豆漿真的是一種好東西,它的重要性暫且不提。將和好的兩種漿加入鹽和蔥花,以及切細的薑末一起調勻了。架上油鍋,就可以炸勺子饃了。之所以這種小吃有這么個名兒,主要是所用的工具比較特別。需要用直徑四寸左右的平底兒勺子,這種勺四周向下凹,中間凸出,就像平地上一個小山包一樣。炸前將先將勺子浸一下熱油,以免米漿粘勺。然後迅速提起勺子,舀入一勺米漿,撒上一把芝麻,再浸入沸騰的熱油中。米漿向勺子四邊流去,中間凸出的地方自然成了一個空心圓。一個勺子饃最多也就半分鐘就能炸好,將炸好的勺子饃控一下油,就可以開吃了。加入黃豆漿的勺子饃酥香細膩,口感綿軟,外焦里嫩。若是不加黃豆漿或是加的太少,不但炸起來不容易熟,並且也不酥鬆。有的賣家偷梁換柱加麵粉,這樣一來,勺子饃的味道可要大打折扣了,咬起來就像油餅一樣,很費口勁兒,並且不好吃。說到油餅我倒想起來了,在信陽的早市上,幾乎見不到油餅,因為油餅只出現在晚餐桌上。要說油餅呢,信陽的油餅不是簡單的一張麵餅過油炸就OK了,嚴格說來,應該叫做餡餅,只不過是用油煎熟,煎好的油餅兩面油黃鬆脆,餡心軟鮮,也值得誇獎。
勺子饃現在也不多見了,賣家越來越少,因為做的比較麻煩,不像熱乾麵那么省事兒,而且用料也比較講究,雖然好吃,食者眾,但是想吃到可也不如以前容易了。有一家做勺子饃做了若干年了,地方雖偏但是生意卻好。每每回去,只要能早起,我就趕大老遠跑去排隊。
早市上最常見的還有豆腐腦。似乎什麼東西到了信陽,總會被加以改動,自成一派。就說這豆腐腦吧,早已有鹹甜之分了,這鹹味豆腐腦加入的調料其實很簡單,無非就也是柞菜末,豆醬,或者再加一小撮芝麻,但吃起來特別爽口。
如果說熱乾麵是早點市上的霸主,那么左右護法就是豆腐腦和油條了。油條屬於大眾又大眾的食品,處處可見。但是在信陽,偏要將這很常見的東西換換花樣。用千張卷起來,加上些鹹菜,吃起來既不油膩,又鹹松可口。
此外可挑選的品種還不少呢。信陽人把快餐面也加入了早餐行列,不過做法也是加以改變的。用開水煮過的麵餅,以漏勺撈入碗中,舀上熱氣騰騰的排骨湯,撒上蔥蒜,嫌一份面不夠,可以加雞蛋,腐竹,豆皮,千張絲,總之附加品多多,您就仔細挑好了!
還有小籠包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主要份子。只要在信陽吃早餐,小籠包子處處可見,可以這么說,只要想做早點生意,又不想太麻煩,有三樣兒就足夠了,這就是熱乾麵,豆腐腦(或豆粥),小籠包子。受歡迎的還有灌湯包,但是灌湯包要求的技術含量高了那么一些,對調餡的製作有些費功夫。自然也無法去比小籠包子處處可見的身影。然後小籠包子的同伴也不少,玲瓏蒸餃,安靜地躺在蒸籠里,半透明的麵皮隱隱可以看見其中誘人的餡心;被油煎的麵皮焦香的水煎包,整齊地一排排躺在平底鍋中,半開的發麵皮兒仿佛在向人示意,這箇中滋味兒可是不可抵擋喲!
就連米線也成了早餐的一類成員,若是在他處,米線好歹也算是一頓中餐或是晚餐,但是在信陽,米線居然也混跡於早點市上,不能不說信陽的早點容量之大,品種之多。其他如牛肉丸子湯,菜盒,雞蛋灌餅,攤餅,餛飩,豆漿之類,就是最尋常不過的了。
早點已過,獨具風味的小吃可還不少呢。其實小吃說穿了也無非就是那些種類,但是做法不同,口味各異,於是,同樣的東西到了不同的地方,也就成了各地的特色。就拿這羊肉串來說,它出自新疆,然而各地的羊肉串味道卻又風味迥異。就像在信陽,羊肉串還是這個名兒,但是不同的在於,它的個兒可變了,細細的長扦上串著數塊兒小巧的羊肉,不再如它老家的羊肉串那樣個大塊兒個實。別看串上的羊肉塊兒小了,可是味道卻更加好。也許是體積小了入味容易,火炭架上轉動數分鐘,小刷將油刷勻了,撒上細鹽,孜然,僅此而已,但肉嫩香滑,已是難以抗拒的美食了。
仔細算來,信陽的小吃數不勝數,每每總要大飽口福才能甘休,也許熱愛家鄉的小吃,是熱愛家鄉的一種具體表現吧!

圖片

信陽小吃信陽小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