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成長環境研究

信用成長環境研究

2.1信用成長的利益機制 7.3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現 7.4政府信用缺失的成因

圖書信息

作 者:姚明龍 著

出 版 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8-1
版 次:1
頁 數:170
字 數:213000
印刷時間:2006-5-1
開 本: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I S B N:9787308043038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套用規範研究方法結合比較和實證分析技術,立足全球信用發表背景,圍繞中國現階段信用環境問題展開系統分析,深入探討鞏固和最佳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級階段信用建設的關鍵領域與主要措施。
本書總體框架分上篇和下篇兩個部分,上篇為總論,由一至五章構成;下篇為若干專題報告,分六至十章敘述。
一、研究對象及性質
二、信用(任)成長的動力與機制
三、信用成長的環境要求
四、我國信用缺失的環境根源及對策
五、民營經濟信用環境現狀分析
六、政府信用問題的理論分析
七、信用擔保體系是企業信用環境的實質性建設內容
八、揚棄儒家誠信觀
九、信任的兩面性

目錄

上篇
1 緒論
1.1 研究意義
1.2 研究對象
1.3 研究現狀
1.4 方法論
2 信用成長的內在機制及其環境要求
2.1 信用成長的利益機制
2.2 信用成長利益機制的保障
2.3 信用成長的一般環境要求
3 信用成長的環境依賴——理論假設與實證檢驗
3.l 引言
3.2 信用成長環境依賴的要素分析
3.3 信用成長環境依賴的結構性分析
3.4 結論
4 我國信用環境現狀分析
4.l 我國信用缺失現狀
4.2 我國信用缺失的環境因素分析
5 信用環境的最佳化對策
5.1 重塑信用的文化基石
5.2 健全信用的強制關係
5.3 信息力的建設
5.4 鞏固信用的利益交換基礎
下篇
6 民營經濟的信用環境——以樂清市民營企業融資環境為例
6.1 引言
6.2 樂清市民營企業融資發展簡史
6.3 樂清市民營企業融資環境現狀分析
7 政府信用問題的根源與對策
7.1 引言
7.2 政府信用問題的特徵
7.3 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現
7.4 政府信用缺失的成因
7.5 政府信用的改善劉策
8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的最佳化
8.l 引言
8.2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背景
8.3 中小企業擔保制度的績效
8.4 中小企業對信用擔保現狀的評價
8.5 健全信用擔保體系的對策和建議
8.6 結論
9 揚棄傳統儒家誠信觀
9.l 引言
9.2 對儒家誠信思想的理解
9.3 中西誠信思想區別
9.4 儒家誠信觀的揚棄
10 特殊信任:腐敗的溫床
10.l 引言
10.2 研究內容
10.3 理論背景及假設
10.4 數據和研究方法
10.5 實證研究發現
10.6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Ⅰ 世界各國或地區政府治理績效與社會經濟發展衡量指標(2002)表
附錄Ⅱ 政府治理績效與社會經濟發展指向關係數表
附錄Ⅲ 若干國家和地區不透明度指數圖
附錄Ⅳ 各國或地區社會發展指數排序(HKlrank)及相應收入或消費不平等指標表
附錄Ⅴ 他山之石——美國信用管理相關法律介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