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園裡的“集市”

保育園裡還有“集市”?以前從未聽說過。可是女兒在日本上了一年保育園,“集市”已經辦過兩次了。

這天是“集市”開市的日子。下午我從班裡接了孩子,就直奔遊戲室。遊戲室的門口立著醒目的招牌,門上還貼著來自中國的“招財童子”呢。來得早的媽媽們已經拎著大包小包從遊戲室出來了。走進遊戲室,看見地毯上面整齊地擺著一排排小衣服。我左挑右選,給女兒買了兩件絨衣,花了80日元。除了衣服,“集市”上還有些日用品、玩具和糖果(那可全是新品,是專門買來哄孩子的)。我又買了一個榨汁器。合計花了180日元(約合人民幣12元)。

我這已經是第二次“趕集”了。第一次是去年秋天,聽說保育園裡有“集市”,感到很新鮮。那時我們剛到日本不久,覺得這裡什麼東西都貴——孩子的一件T恤衫或短褲最便宜的也要幾百日元,孩子的圖書每本至少也是幾百日元。所以在“集市”上看到幾十元的東西覺得格外便宜。我那次買了兩件孩子的衣服和幾本圖書,一共才花了100日元。那幾本書原價就要1000多日元呢。女兒很喜歡那些書,看了好長時間。

保育園裡的“集市”是父母會辦的。“集市”上出售的“商品”大都是各個家庭送來的“不用品”,主要是孩子的服裝,玩具,也有一些日用品,除少數是沒有用過的新品外,大多是些舊貨,因此價格很便宜。集市過後,剩下的物品有些送到舊貨商店,有些拿去捐贈。“集市”的收入作為父母會的活動經費。(看了父母會的收支報告,這次集市的純收入只有2700日元,合人民幣不到200元)父母會的會員就是保育園孩子們的父母,父母會的理事都是一些熱心的媽媽。每年父母們要交一定的會費,這些會費和“集市”收入大都用於孩子們的活動。象新年的木偶戲、夏天的晚會以及秋季的運動會等等,都是由父母會和保育園共同舉辦的。當然父母會還有監督保育園的工作,增進家園的聯繫功能。父母會的負責人告訴我,天涼之後,還要再開一次“集市”,因為那時又有一批夏天的衣服要處理了。

這是一位三個女孩的媽媽。雖然在她家裡姐姐的衣服可以留給妹妹穿,可她仍然認為“集市”很有意義。“孩子的衣服很快就穿不了了,還有些不喜歡穿的,只在熟悉的人之間交流機會還是太少。大家都送到集市上來,就方便了。”她也提到有些人對不認識的人的東西不放心,“我們要求送到集市上來的東西不能是髒的、破的。”的確,集市上的多數物品看起來還比較新,舊衣服也都洗得乾乾淨淨。隨後她笑著說:“況且,這裡的東西的確很便宜喲。”當然這是很多人樂意來這裡買這些舊貨的重要原因。

其實,不只在保育園,學校里、小區里也常常舉辦這樣的“集市”;社會上的舊貨市場也很興旺。(如同我們以前的信託商店,舊貨商店裡大到家具電器,服裝鞋帽,小到日用百貨,針頭線腦,什麼都賣。)看來在經濟發達的日本,許多人還是很節儉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