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聖寺經幢

保聖寺經幢

保聖寺經幢院有二寶,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有著高貴的藝術價值,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內有兩大寶貝,一是青石經幢,一是鐵鐘。

簡介

保聖寺庭院內有兩大寶貝,一是青石經幢,一是鐵鐘。青石經幢立於西側,它的全稱叫“尊勝陀羅尼經咒石幢”。經幢是唐代創始的一種佛教石刻,由蓋、柱、座組成,柱上刻佛像、佛名或經咒。保聖寺原有唐宋經幢各一,現只存下這一座和另一座的一塊八角形刻經石了。

歷史

保聖寺的經幢,刻有陀羅尼經咒,由於年代久遠,不少字跡已無法辨認。細看起來,這座經幢是由多塊石柱堆建而成,每塊石柱上面都有盤蓋, 盤蓋大於柱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也起著保護和裝飾作用。這座經幢共分為七層。底層是雲水紋的覆盆形石礎。第一層,青龍圖案。龍是護法的“八部天龍”之一。盤蓋是覆蓮型花紋。第二層,四大金剛。盤蓋是仰蓮型花紋,上面刻有石欄桿圖案。第三層,陀羅尼經咒石刻。盤蓋是八角形石蓋,每個角都刻有獸頭來護衛,第四層,如意雲圖案。盤蓋是仰蓮型花紋。第五層,蓮花寶座上端坐著佛像。盤蓋是屋頂型石蓋。第六層,菩薩像和仙鶴圖案。盤蓋是華蓋型石蓋。第七層,金剛力士。頂蓋是飛天形象,這是一種叫做“邊樓羅”的人面長鼻金翅鳥,也是護法的“八部天龍”之一。頂端是蟠桃型,上面刻有曼陀羅花圖案。

這座尊勝陀羅尼經咒石幢,無論是從其年代久遠的角度來看,還是從藝術價值的角度來看,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鐵鐘,既是佛寺的鎮山之寶,也是佛寺的歷史見證。保聖寺這座寺鐘, 鑄於明末清初,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鐘上銘文“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八方無災”等吉言。佛經上有“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的說法,鼓鍾也是 行善的一種壯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