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寧寺

保寧寺

【保寧寺】 位於江蘇南京城內。系三國時代吳大帝赤烏四年(241)西天竺僧康僧會所建。於南朝劉宋時,稱為祇園寺。唐開元年間(713~741),改稱長慶寺。南唐保大年中(943~957)又改稱奉先寺。至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帝賜以‘保寧寺’之額。寺中有鳳凰台、白塔、觀音殿、羅漢堂、水陸堂等建築,寺僧約五百人。至政和七年(1117),敕改為神霄宮之名。建炎元年(1127)恢復舊稱,然至建炎三年,帝以之為行宮,寺遂廢絕。又本寺以牛頭宗之祖牛頭法融為開山祖師,一度極為興盛,先後有奉先慧同、保寧仁勇、古林清茂等高僧住之。

保寧寺】 位於江蘇南京城內。系三國時代吳大帝赤烏四年(241)西天竺僧康僧會所建。於南朝劉宋時,稱為祇園寺。唐開元年間(713~741),改稱長慶寺南唐保大年中(943~957)又改稱奉先寺。至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帝賜以‘保寧寺’之額。寺中有鳳凰台、白塔、觀音殿、羅漢堂、水陸堂等建築,寺僧約五百人。至政和七年(1117),敕改為神霄宮之名。建炎元年(1127)恢復舊稱,然至建炎三年,帝以之為行宮,寺遂廢絕。又本寺以牛頭宗之祖牛頭法融為開山祖師,一度極為興盛,先後有奉先慧同、保寧仁勇、古林清茂等高僧住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