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

APEC領導人會議俄羅斯遠東海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開始舉行,由此正式拉開2012年APEC領導人會議周的序幕。 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共有21個成員。 此外,APEC還有3個觀察員,分別是東協秘書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太平洋島國論壇秘書處。

符拉迪沃斯托克簡介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俄羅斯遠東的中心城市,濱海邊疆區的首府。城市始建於1860年。市區面積561.54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積395平方公里,也就是說,該市的70%以上土地覆蓋著森林。人口約6.4萬多。這裡遠離俄羅斯首都莫斯科9629公里,距中國邊城綏芬河只有230公里。周圍有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處在東北亞經濟圈的核心位置。作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東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然而然成為歐亞大陸橋的東方橋頭堡。它還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海港和海洋漁業基地。又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人稱"東方莫斯科"。
俄語"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含意是"東邊的城真美"。這裡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她美就美在海、山、灣這個自然地理的布局上。海參崴是由海圍繞著山而形成的,因此這裡除了海就是山,除了海和山就是灣,整個城市由三個大海灣組成,即金角灣、阿穆爾灣、烏蘇里灣。其中金角灣最引人注目,它是這個城市建設者的登岸處,也是這個城市的活動中心。金角灣里一條條的碼頭銜接著遠航而來的艦船,與之相連線的還有海洋街、海員街、艦隊街,等等。這每一條街道的名字不僅和海洋有著直接的關係,而且都蘊含著某種或大或小的典故與傳說,記載和傳頌著海港城市的某一個側面。

APEC領導人會議

俄羅斯遠東海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開始舉行,由此正式拉開2012年APEC領導人會議周的序幕。在為期兩天的高官會上,來自APEC21個成員的代表們將為即將舉行的APEC部長級會議和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做最後準備。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莫爾古洛夫主持召開高官會。與會的俄羅斯濱海邊疆區行政長官米克盧舍夫斯基說,APEC會議為俄羅斯特別是濱海邊疆區展示其經濟和智力資源提供了平台,該邊疆區為籌備會議修建了大量基礎設施,相信會議能取得成功。

會議簡介

APEC會議周的主題是“融合謀發展,創新促繁榮”,討論的主題與重要合作領域分別是: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糧食安全;建立可靠供應鏈;推動創新增長合作。與會成員將圍繞地區和世界經濟熱點展開討論,共商穩定發展大計。
會議安排,從2日到9日,除高官會外,還將陸續舉行APEC工商諮詢理事會會議、部長級會議、工商領導人峰會和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等。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共有21個成員。此外,東協秘書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太平洋島國論壇為亞太經合組織的3個觀察員。 

背景資料

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簡稱APEC)是亞太地區級別最高、影響最大、機制最完善的經濟合作組織。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亞、美國、日本、韓國、紐西蘭、加拿大及當時的東協六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舉行APEC首屆部長級會議,標誌APEC正式成立。
1991年11月,在“一個中國”和“區別主權國家和地區經濟”的原則基礎上,中國、中國台北及中國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APEC)。此後,中國一直積極、深入參與APEC各領域合作,為推進APEC合作進程發揮了重要建設性作用。
1993年至2010年,中國國家主席出席了歷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全球及地區形勢、亞太區域合作、APEC未來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闡述看法和主張,為歷次會議取得成功發揮了積極和建設性的作用。

組織宗旨

通過引領自由開放的貿易投資,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經濟技術合作,維護人類安全,改善商業環境,以建立一個充滿活力、和諧的亞太大家庭。

成員組成

APEC現有21個成員,分別是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中國、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墨西哥、馬來西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中國台北、泰國、美國和越南。此外,APEC還有3個觀察員,分別是東協秘書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太平洋島國論壇秘書處。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亞太經合組織部長級會議
·亞太經合組織高官會  

東方門戶歷史

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中國人熟知的,是西伯利亞鐵路的起點,從俄羅斯的東南角太平洋門戶出發,到西北段北冰洋要塞的摩爾曼斯克,鳳凰衛視兵分兩路,一組越野遠征,逐鹿萬里冰原,一隊深度尋訪,探索前世今生。
十五天橫穿西伯利亞,跨越歐亞大陸,在這段一萬五千公里的旅途上留下深淺足跡。預見雪海埋莽原上遺失的美好,喚醒冰封大地下的沉睡的記憶,直擊大選變局中暗涌的激流,觸碰俄羅斯民族最真實的靈魂。親身感受三萬里征途上的冰與火。
這個古老的名字源自滿族人的古語,意為“海邊的小漁村”,但從十九世紀下半葉開始,它逐漸成為一個小時於官方正式檔案的歷史名詞,只能在民間被記憶,被流傳著。1860年11月14日,清朝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和沙俄簽訂《北京條約》,割讓包括在內的大片領土。20多名沙俄海軍隨即乘坐一艘叫“滿洲里號”的軍艦,登入的金角灣。志得意滿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隨即把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在俄文里它的意思是“征服東方”。
金角灣這個地方非常獨特,現在外邊零下十多度,但是它水面上不結冰,有一些小冰碴,但是不影響航行,周圍幾乎所有的海灣都結冰了但是只有它不結冰,可以說這是個天然的不凍港。
1860年他們建城之後,這個地方就成了他們重要的海上基地,蘇聯時期他們把這個太平洋艦隊的總部就設在這,這裡邊很多戰艦,最近這幾年俄羅斯的海上動作非常大,他們想恢復自己海上強國的夢想,可以說這個地方就成了他們恢復這個夢想的重要基地。俄羅斯這個國家的標準就是雙頭鷹,它的意思是一支爪子伸向歐洲,另一個爪子就伸向了現在這個金角灣,這是他們扼守亞洲的重要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