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克拉荷馬爆炸案

俄克拉荷馬爆炸案

1995年4月19日上午9時04分,美國俄克拉何馬城中心,“轟”的一聲巨響,只見火光沖天,濃煙滾滾,響聲和震動波及數十英里之外。瞬間,一座9層高大樓的1/3牆倒頂塌,碎石演飛,許多人血肉模糊,慘死廢墟之中。

俄克拉荷馬爆炸案始末

2001年6月11日,美國印第安納州的特雷霍特重刑犯監獄將對6年前製造俄克拉荷馬大爆炸的頑凶蒂莫西·麥克維執行注射毒液的死刑。這是1963年來美國聯邦政府首次恢復對死刑犯執行死刑。麥克維手上沾滿168人的血。這位現年32歲的年輕人曾因一手製造了駭人聽聞的俄克拉荷馬大爆炸案而臭名遠揚,在那次震驚美國的大爆炸中,他將一輛滿載炸藥的車開進了俄克拉荷馬市政府一幢叫阿夫爾萊德·默拉·巴爾迪的日間看護中心引爆,共造成168人死亡、五百多人受傷。死亡人中有9名兒童,直到今天,甚至連麥克維本人提起這宗慘案時也承認“這是一場人間悲劇”。

這是一座聯邦辦公大樓,通常約有500名政府官員和職員在這裡上班,2樓有一個日托託兒站,不少職員在上班時把孩子托放在那裡。爆炸發生時,工作人員大都在辦公室里。

大樓周圍停滿了各種汽車,炸彈爆炸後,引起汽車著火、爆炸,有的人還沒來得及下車便被炸死或燒死。爆炸波及到周圍的樓房和住宅,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在被炸大樓里,許多人被壓死在辦公室。被搶救人員抬出來的,不是屍體,就是血肉模糊、殘肢斷臂的傷殘者。最慘的是兒童,他們中有的剛到人間不久,年齡在1歲至7歲之間。

爆炸發生後,救援人員立即趕赴現場,許多受傷者被抬到街邊臨時搭起的急救點,很多開車路經此地的人主動停下來搭載傷員。搶救工作仍在緊張地進行。

官方說,這是美國75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恐怖主義製造的爆炸事件,聯邦調查局根據炸飛了的車軸和深8英尺、直徑20英尺的彈坑斷定,恐怖分子將一輛裝有1000到1200磅炸藥的汽車停在大樓北面樓下,然後引爆。

聯邦調查局當天發布緊急通緝令,通緝涉嫌的3名男子。

4月21日,美國聯邦調查局下令逮捕兩名製造俄克拉何馬城爆炸事件的嫌疑犯。

美國法務部長珍尼特-雷諾20日宣布,政府懸賞200萬美元將嫌疑犯捉拿歸案。在俄克拉何馬城,救援和尋找倖存者的工作仍在繼續。

柯林頓20日再次表示一定要抓住罪犯。他說,政府已派遣200名聯邦調查局官員到現場破案,柯林頓還下令全國所有聯邦機構下半旗,向爆炸事件中的死難者致哀。

4月22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和警方繼續搜捕俄克拉何馬城爆炸案的嫌疑犯。

已經落網的第一名嫌疑犯麥克維仍在接受審訊。21日向警方自首的特地-尼科爾斯開始被認為是通緝中的第二名嫌疑犯,由於他和他的兄弟詹姆斯-尼科爾斯過去與麥克維同在一個部隊,並保持密切關係警方仍以彈藥製造嫌疑犯將兄弟倆拘留。

4月23日,美國總統柯林頓表示將採取一系列新措施,同來自國內外的恐怖主義作鬥爭。

柯林頓在出席俄克拉何馬市的大爆炸死難者追悼大會後說,他已命令法務部長珍尼特-雷諾主持一個高級別的審查委員會,在60天內對聯邦政府所有辦公設施易遭襲擊之處進行檢查。

美國聯邦調查人員23日又逮捕一名與俄克拉何馬城爆炸案有關的嫌疑犯,至此,美國聯邦調查入員共拘留了4名與俄城爆炸案有關的嫌疑犯,但聯邦調查局通緝的兩名重大嫌疑犯中的第2人仍然在逃。

聯邦特工人員當天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迪貝納市以抓逃兵的名義逮捕了這位名叫大衛-伊尼格斯的男子。伊尼格斯現在軍中服役,他涉嫌開小差和參與製造俄城爆炸事件,目前,他正在接受聯邦調查局的審訊但還沒有受到指控。

經過緊張的16個晝夜之後,至5同l日深夜,美國俄克拉何馬城爆炸案現場終於清理完畢,現已查明死難者總計為165人,仍有2人失蹤。

現場救援人員認為,由於爆炸威力巨大,2名失蹤者的肢體可能已被炸碎。

俄城爆炸案的偵破工作幾天來沒有新的明顯進展,在押嫌犯麥克維仍不交待任何口供,而向全國通緝的另一名嫌犯則仍然在逃。

據報導,死難者的家屬近日將最後一次被允許到爆炸現場對死難者致以哀悼,隨後,被炸大樓將予以拆除。

基本介紹

俄克拉何馬城爆炸案是1995年4月19日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首府俄克拉何馬城發生的一起恐怖攻擊事件,爆炸針對位於俄克拉何馬城下城區的一座聯邦辦公大樓——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事件共造成168人死亡,超過800人受傷,是911事件發生之前在美國本土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恐怖攻擊事件。

爆炸主犯

爆炸發生後不久,俄克拉何馬高速公路巡警警官查利·漢格截查無證駕駛和違法持有武器的26歲的麥克維,數天后,麥克維和特里·尼古拉斯因為與爆炸事件有關被逮捕。調查人員認為他們同情民兵組織的反政府運動,襲擊的動機則是為了報復政府處理韋科慘案和Ruby Ridge事件的手法(襲擊當日是韋科慘案發生兩周年)。麥克維和尼古拉斯分別被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麥克維在2001年6月11日被處決。

麥可·福捷

曾指證麥克維和尼古拉斯的同謀麥可·福捷則被判12年有期徒判。Michael Fortier雖然是同案犯,但因為同意作證檢舉麥克維,尼古拉斯,1998年5月27日,被從寬判處12年,罰款20萬美元。同時政府同意不起訴他的妻子Lori。2006年1月20日,他因為表現良好被提前假釋。並受到政府證人保護,隱姓埋名。

TerryNichols

Terry Nichols 在1997年的審判中被判陰謀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8項過失殺人,1998年6月4日被判處終身監禁。俄克拉荷馬州於2000年再次對他審判,2004年5月26日,法官Steven W。Taylor判處他161個終身監禁。他目前在ADX Florence聯邦監獄服刑。

麥克維

1995年4月19日,27歲的美國青年麥克維將一輛裝載7000磅炸藥的卡車,停在聯邦大樓託兒所的窗下。一分多鐘之後這輛車自動引爆,俄克拉何馬城九層高的政府工作大樓被炸。這次爆炸事件造成168人死亡,其中包括19名兒童,500多人受傷。被認為是發生在美國本土最嚴重的恐怖主義行徑。

1997年,美國聯邦法庭判處麥克維死刑。

麥克維麥克維

麥克維生長在一個父母離異的家庭之中,小時候的他瘦骨嶙峋,喜歡看連環畫,而且對連環畫的作者十分崇拜。麥克維在家排行老二,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他一直渴望自己能像史詩中的英雄一樣生活,能成為特種部隊中的一員。曾與其共事的一個老兵說麥克維絕對是當將軍的材料。

據以前麥克維的鄰居回憶,他對小孩子和小動物都特別有愛心。他養了兩隻貓,其中一隻他給它取名為“莎士比亞”,以紀念自己與偉大的戲劇家同日出生(4月23日)。

高中時期的麥克維聰明好學,曾贏得過獎學金。等到畢業的時候,他已經迷上了各種兵器。

麥克維的大學生活並沒有持續很久,1988年5月,剛剛20歲的他便報名參軍了。此後,麥克維發現自己對軍械情有獨鍾,同時他也越來越憎恨政府對部隊的干預,而對政府限制個人攜帶武器這一點尤為不滿。

參軍以後不久,麥克維就表現出了一個優秀軍人的氣質,任麥克維上司的基爾德在海灣戰爭結束後曾非常讚賞地說過:“他絕對是個好樣的,我第一眼看見他時就知道這個人決不會對上級不忠,也決不會推卸自己的責任。”

麥克維似乎特別適合於部隊生活,他的軍裝總是乾淨整潔,他總是衝鋒在前,也最能吃苦。

但此時已出現兩個麥克維:一個是遵守軍紀、盡職盡責,僅用兩年時間就被提升為中士的好軍人;另一個則是堅信世界末日即將到來並開始囤積軍械的“恐怖分子”。

更有甚者,麥克維此時已開始與那些反政府的極端分子密切往來。

在海灣戰爭中,麥克維表現極佳,但心靈上卻受到很大衝擊:伊拉克人拒不投降、孩子們忍飢挨餓、美軍轟炸後到處都是廢墟……

曾為麥克維辯護的律師認為:“他的一生實際上是支離破碎的,尤其是麥克維從未和任何一個女人有過較為長久的關係……參軍前他試圖在軍隊里找尋生命的意義,他確實找到了,但後來又迷失了。恰恰是他對國家的忠誠最終導致了對國家、對聯邦政府的憎恨。”

不同於多數人的興奮與釋懷,麥克維放棄抗訴去赴死的決定讓一些遇難者家屬感到非常的失望,因為他們失去了一個探知真相的機會。對於親人的離去,他們心中仍有許多沒有解開的謎團。麥克維將帶著秘密走向死亡,也許人們將永遠無法知道真相了。對很多人來說,由麥克維製造的俄城爆炸案的塵埃仍未落定,在美國人心中,仍有揮散不去的陰影。

一位死難者的老祖母說:“我有一種很可笑的感覺,那就是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政府不準備讓我們知道。我已經做好準備看麥克維接受死刑,但我仍希望知道真相。”

被判死刑

美國中部時間6月11日上午7點30分(台北時間6月11日晚上8點30分),美國特雷霍特監獄當地監獄官員新聞發布會上稱,美國俄城大爆炸主犯麥克維,被注射致命的毒液,已經死亡。

這是美國聯邦政府38年來首宗聯邦層次的死刑。

其實,麥克維早在5月16日就應該被處死了。對麥克維的審判開始於1997年,直到去年12月,麥克維告訴丹佛聯邦法官查德·馬奇,自己將放棄所有的抗訴,並聲稱已做好準備為自己的行為去死。當時,法官裁決2001年5月16日為執行死刑的時間。

就在這時,情況突然發生了轉機。聯邦調查局陸陸續續發現4500多頁案件資料沒有交給辯護方。鑒於這種情況,美國法務部長阿什克羅夫特宣布,將行刑的時間推遲到6月11日。

麥克維的律師們將這些突然出現的資料看做是扭轉局勢的法寶,在爭得麥克維的授權後,向審理爆炸案的馬奇法官遞交了延緩死刑的申請,不過卻慘遭駁回。麥克維的律師們感到很不服氣,他們爭辯說,爆炸案的恐怖蒙蔽了法官的雙眼,使其“喪失了公正性”。他們繼續向抗訴法院抗訴,但結果仍然是失敗。

在起訴麥克維的檢察官帕特·瑞恩看來,法官和抗訴法庭的決定真正代表了司法的嚴肅性。瑞恩說:“當時馬奇法官這樣問麥克維的律師:‘你們對麥克維的定罪有任何疑問嗎?你們要說麥克維無罪嗎?’他們回答道:‘不。’”在瑞恩看來,麥克維就像是為死刑樹立的一個“宣傳榜樣”。他說:“如果你不把死刑給麥克維,你還能將它給誰呢?”

也許是接連兩次的打擊讓麥克維認清了自己必死的現實,他告訴自己的律師,不要再抗訴了,停止吧,就讓他靜下心來為死刑做準備吧。6月7日,丹佛第十巡迴抗訴法庭駁回了麥克維律師推遲行刑日期的抗訴,原因是“沒有提供任何站得住腳的原因能解釋為什麼下周不執行死刑”。抗訴被駁回後幾分鐘,麥克維就表示放棄繼續抗訴,安靜地等待死刑。

聽到麥克維放棄繼續抗訴的訊息,法務部長阿什克羅夫特鬆了一口氣,他禁不住心裡的那分激動,大聲地叫好。阿什克羅夫特說:“這個案件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橫生枝節,俄克拉何馬爆炸案的受害人無端忍受了很多痛苦,我很高興這一切終於要結束了。”

1600名記者聚集小城

從當地時間8日開始,位於印第安那州的小城特雷霍特再次熱鬧起來,這個只有6萬人的美國中西部農業地區的城市本來是默默無聞的,但是由於和麥克維這樣一個美國聯邦監獄1963年以來處決的第一位犯人掛上了鉤,因此小城也“沾光”不少。預計這幾天將有上萬人前往那裡準備一睹那一歷史時刻。到7日為止,登記申請採訪的媒體記者已經超過了1600人。為了滿足媒體記者的要求,監獄方面允許在監獄前的草坪上搭建25個臨時帳篷,裡面配備有攝像機、手提電腦和電話,儼然是一個新聞中心的樣子。但是,在這么多記者中,屆時將只有10名記者在處決開始前3個小時被挑選出來進入行刑室現場觀看處決過程。在處決結束之後,那些有幸進入現場的記者將返回“新聞中心”,先由典獄長發布一個行刑結束的聲明,然而再由他們向眾多沒有能夠進入現場的同行簡要地報告一下處決過程。

死刑執行地一英里以內設“禁飛區”

美國監獄管理部門為這起處決展開的準備工作可謂精心。為了滿足輿論和公眾對這一處決的興趣,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典獄長拉平可謂是操盡了心,他主持召開的會議和記者招待會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了。他需要考慮的問題也確實夠多的,既要滿足殘疾人乘坐汽車前來旁觀的需要,也要負責監督在監獄大院外面修建一個新的行動電話通訊塔樓,以滿足屆時前來觀看處決過程的行動電話用戶的需要。監獄和法院屆時將閉庭,全市總共124名警察將全部上崗,協助幾百名聯邦調查局特工、州警以及監獄警察疏導交通和維持秩序,在監獄內外以及小城的街道上維持秩序的警察總計將達到800人。而且從6月8日上午7時開始,特雷霍特市周邊範圍一英里以內將被劃定為“禁飛區”,禁止所有飛機起降,若有違反者將加以嚴懲。市區以北大約50公里處的一處軍營屆時也將增添警衛,因為那裡儲藏有1269噸的致命的神經毒氣彈。在監獄周邊範圍,增添的警力也將全部到位,以防出現監獄騷動或者外來襲擊等不測事件。示威者將在處決前一天下午6:00被分別安排在市內的兩個公園裡,一個接待支持死刑的示威者,另外一個接待反對死刑的。

商人借麥克維發死人推出特飲“打毒針”

麥克維被執行死刑的地方——印第安那州的小鎮特雷霍特這一段時間變得相當熱鬧,成千上萬從外地趕來的旁觀者使這兒的食肆和商鋪頓時生意興隆,當地酒吧更推出兩款名字與死刑有關的特飲,大發死人財。兩款特飲分別為“打毒針”和“綠里奇蹟”(一部死囚電影的片名)。

很多人都心情興奮,要在酒吧舉辦的“處決舞會之夜”上暢飲盡興。一間小食店據說將是警方押送麥克維前往刑場的必經路線,因此店東徹夜忙於準備“麥克維特餐”,希望能賺一筆。一間T恤商店則推出寫上“死期已到”T恤,結果瞬間賣光,但另一款印有“寬恕他!”的款式卻滯銷。

麥克維最後幾小時

麥克維被審判麥克維被審判

美國東部時間6月10日晚上7:00(台北時間6月11日早上8:00)麥克維將不能再同任何人通電話,他只能同律師內森·錢伯斯聯繫,後者也將觀看死刑執行過程。

6月10日晚上11:00(台北時間6月11日中午12:00)美國監獄管理局將向新聞界公布麥克維當晚的活動安排。

6月11日凌晨0:00(台北時間6月11日下午1:00)麥克維將享用他的最後一頓晚餐,他可以從當地的一家餐館點餐,餐費不得超過20美元,而且不能點含酒精的飲料。如果他提前用餐的話,他可以在黎明到來前再吃一些零食來填飽肚子。到現在為止,麥克維還沒有做出選擇。

6月11日凌晨5:00(台北時間6月11日下午6:00),即死刑前兩小時,所有來訪者都必須離開麥克維的牢房。

6月11日上午6:30(台北時間6月11日下午7:30)獄警將對麥克維進行搜身,給他換上T恤衫、純棉的褲子和拖鞋。當麥克維戴上腳鐐後,他將被護送至死刑執行室。他會平躺在一張床上,雙臂交叉於胸前,然後,獄警會將他從頭到腳固定在床上。

死刑執行室的窗簾將被拉開,等候在窗外的人可以看到麥克維。 在監獄管理局官員宣讀對麥克維的判決前,麥克維還有時間宣講他的臨終遺言。隨後,獄警將注射針頭插進麥克維右臂的血管。

6月10日上午7:00(台北時間6月11日晚上8:00),毒液將緩緩地注入麥克維的體內,不久,麥克維將陷入昏迷,呼吸困難,直到最後心臟停止跳動。

10至15分鐘後,驗屍官宣布麥克維死亡。

死前遺言

麥克維在被注射毒液之前拒絕說出他想說的最後一句話,而是採取手寫的方式留下了最後的遺言,就是英國詩人威廉姆.亨利寫於1875年維多利亞時期的一首詩“Invictus”。

這首詩的大意是:“黑夜已經來臨,到處漆黑一片,但無論上帝對我怎樣,我都無怨無恨,因為我的靈魂是不可征服的。在殘酷的現實當中,我既沒有退縮也沒有哭喊,我的頭也許因為四處碰壁而滿處流血,但它永遠不會低垂。無論未來的道路多么艱難,我都不會心生膽怯。我永遠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者,我永遠是自己靈魂的支持者。”33歲的麥克維在臨死之前曾表示這首詩就是他“最後的書面聲明”。

各方哀悼

柯林頓哀悼柯林頓哀悼

2005年4月19日,在位於美國中部的俄克拉何馬州首府俄克拉何馬城,俄克拉何馬州州長布拉德·亨利(左一)、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左二)與現任副總統切尼(左三)等人參加大爆炸周年紀念儀式。

美國當天舉行各種儀式,紀念俄克拉何馬城大爆炸10周年。1995年4月19日,俄克拉何馬城的一棟政府大樓被汽車炸彈炸毀,造成168人死亡和500多人受傷。

十年過去了,19日,俄克拉何馬城的居民仍不能忘記十年前的那場驚天血案。168秒的默哀,168把系有黃絲帶的椅子,祭奠168個被恐怖爆炸帶走的無辜生命。

169張椅子169張椅子

當地時間4月19日,俄克拉何馬慘案倖存者、遇難者家人和政府要員將在俄克拉何馬爆炸案紀念公園舉行紀念活動,紀念十年前的那場驚天血案。在19日的紀念活動上,現場將擺放著168把椅子,每把椅子上都繫上黃絲帶;參加紀念的人將默哀168秒,以對被那場災難奪取生命的168人表示哀思。前總統柯林頓和副總統切尼也將在活動上發表演講。

俄克拉何馬爆炸案紀念公園建在被爆炸完全摧毀的俄城聯邦大樓原址上。公園裡現在已經聚集了許多前來守夜的人。人們表示,雖然已過去10年了,但是不會忘記被血案奪取的生命。

社會影響

哭泣紀念哭泣紀念

地區政府、州政府、聯邦政府以至國際社會都參與了事件的救援工作,美國國內亦為事件募集得可觀數目的捐款。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倒塌後,美國通過法例,增加對聯邦建築物的保護,並加強打擊恐怖活動。在這些措施下共有超過50起恐怖攻擊事件被挫敗。

英國所製作記錄片電視節目歷史零時差和國家地理頻道災難調查節目《重返危機現場》,還曾針對俄克拉何馬城爆炸案及其後的調查工作製作了一檔節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