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樹勛

侯樹勛

侯樹勛,教授、博士生導師。1966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醫療系,1978年作為我國第一批碩士研究生,師從我國著名骨科教授陸裕朴,於1981年畢業後留校工作。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教授

侯樹勛 侯樹勛

1988年調入全軍創傷中心解放軍304醫院骨科(現升級為中國骨與關節研究所,為全軍骨科研究所)。1990年赴加拿大留學,回國後任304醫院骨科主任。

現任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原304醫院)中國骨與關節研究所,即全軍骨科研究所所長,國際創傷骨科學會會員,是我國著名脊柱外科和創傷骨科專家,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脊柱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骨科學會基礎學組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軟組織疼痛分會副理事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委員,美國骨科、神經外科學會名譽會員。擅長治療頸、腰、腿痛,成功救治了大批嚴重四肢脊柱傷員。

個人成就

在骨科領域取得了多項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現任中國康復醫學會副會長。現承擔國家和軍隊科研課題9項,其中全軍“十五”指令性課題1項(擔任首席專家)、全軍“十一五”攻關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首都醫學發展基金課題1項。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1項。獲國家專利5項。發表論文及論著329篇,被他人引用609次。主編出版《現代創傷骨科學》、《脊柱外科學》等專著4部。作為博士生導師,培養碩士、博士及博士後16名。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是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被中央軍委胡錦濤主席授予二等功。侯樹勛教授在2012年榮獲“中國名醫百強榜”上榜名醫。

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平時火器傷的研究,提出以切開傷道的方法替代傳統切除失活組織的治療原則。首創了利用骨外固定器實行骨缺損局部一期骨延長技術,該方法治癒了大量瀕臨截肢的傷員。在國內首先研製了往復式截癱步行器,推動了我國在脊柱脊髓損傷領域康復醫學的發展。

在國內最早報告了腰椎管側隱窩狹窄症,提出“神經根逃逸現象”是無症狀型側隱窩狹窄的病理基礎,提出並證實了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腰腿痛嚴重程度與髓核大小無關,而與神經根周圍的炎症反應顯著相關的觀點,豐富了傳統的突出椎間盤壓迫神經導致疼痛的理論。設計治療腰椎滑脫的復位器械,其復位率和融合率優於國內外文獻報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