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中英

侯中英,湖北陽新人。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

人物簡介

侯中英(1899-1932),湖北陽新人。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1928年回陽新組織農民武裝,參加創建鄂東南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29年任紅五軍五縱隊大隊長、紅八軍三縱隊大隊長和代理縱隊長、紅五軍三師八團團長。1931年9月任紅三軍團一師師長。1932年3月在贛州戰役中被俘犧牲。

投身革命

侯中英,原名侯國棟,綽號“翻金斗”。1899年生於湖北陽新縣大箕鋪鄉侯良才村(今屬大冶縣)。其父是個忠厚老實的農民,愛子如命,省吃儉用送他讀書。
他從“五四”運動中接受了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認識到這個由於貧窮落後,國力太弱,受盡世界列強欺凌。因此,他決心投筆從戎,立志習武,報效祖國。
1926年初,侯中英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炮兵團當兵,歷任戰士、班長。8月,他因對官長壓迫士兵不滿而離隊回到家鄉,積極參加農民運動,並擔任農民自衛隊隊長。12月中旬,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7年2月,黨組織選派他到朱德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學習。8月1日,他隨教育團參加南昌起義。3月,隨起義軍撤離南昌南下廣東。10月上旬,起義軍在廣東省大埔縣三河壩失敗,他流落到廣州、香港,繼續聯絡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準備再舉義旗。
1928年春,侯中英返回家鄉。他受黨組織派遣,打入小箕鋪民團隊伍中當上了靖衛隊大隊長。他利用已掌握的權力,對團丁進行進步的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覺悟,並從生活上關心他們,把大多數團丁團結在自己周圍。1929年2月,侯中英認為起義的條件已經具備,便率領全大隊團丁舉行起義,擊斃了靖衛團團長,繳槍數十支和大量彈藥。此後,他組織起一支歸中共陽新縣委領導的手槍隊(又稱便衣隊),並任隊長。6月,陽新和大冶兩縣的手槍隊合併成立手槍大隊,他出任大隊長。接著,他率領部隊開展游擊戰爭,連克中莊鋪、渭源口、小箕鋪、白沙鋪等地,威震鄂東南。

在紅三軍團

1929年冬,紅五軍第五縱隊在李燦、何長功率領下進入鄂東南地區,攻克陽新大冶等縣城。侯中英指揮手槍大隊官兵積極配合紅五縱隊作戰。由於這支隊伍作戰勇武,有相當戰鬥力,被編入正式紅軍,列位紅五縱隊第十九大隊。侯中英被任命為該大隊隊長。從此,他便成為了紅軍的一名指揮員,完全按照正規紅軍的要求,訓練和指揮這支部隊。1930年春,他率部隨紅五軍第五縱隊轉站在陽新大冶、鹹寧等鄂東南大片地區,大了許多勝仗,為鄂東南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做出了貢獻。
6月初,彭德懷率領紅五軍各縱隊在大冶縣的劉仁八一帶進行休整,並奉命將紅五軍第五縱隊擴編為第八軍,下轄四個縱隊。侯中英被任命為第八軍第三縱隊代理縱隊長。6月10日,第五、第八兩軍被編為紅軍第三軍團。不久,軍團部決定將所屬縱隊改稱師,侯中英被任命為第五集第三師第八團團長,率部在平江地區訓練、備戰和做民眾工作。
1930年7月,侯中英率領第八團隨紅三軍團攻打長沙,四戰四勝,攻克湖南省城,中外震驚。8月,他又率領第八團隨紅一方面軍第二次攻打長沙,久攻不克,撤離長沙。爾後,率部轉移到江西省臨江一帶,配合紅一軍團攻打吉安。11月上旬,他率部東渡贛江,參加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在富田、中村、廣昌和建寧戰鬥中,第一師都打得非常英勇,連戰連勝。七八月間,他又和師長一起率領第一師參加中央蘇區的第三次反圍剿。他們從福建的建寧,冒著酷暑,指揮全師繞道千里回師江西的興國。接著,在興國縣的蓮塘地區與敵激戰,取得了蓮塘戰鬥的勝利。不幸,李實行師長在戰鬥中身負重傷,被送醫院治療。由於侯中英有出色的指揮才能,又熟悉部隊,紅三軍團任命他為第一師師長。接著,他指揮全師參加高興杅激戰,重創敵軍,並率部追殲殘敵,與兄弟部隊一起取得了方石嶺大捷,為第三次反圍剿的勝利立下戰功。

贛州戰役被俘犧牲

中央蘇區的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中共臨時中央被勝利沖昏頭腦,過高估計紅軍的力量,命令紅軍攻打贛南的中心城市贛州。紅三軍團奉命擔任攻城的主作戰部隊,於1932年年2月6日到達贛州城郊,侯中英率領的紅一師奉命攻擊西門。
贛州城位於漳江、貢江交匯處,東西北三面環水,城牆堅厚,俗稱“鐵贛州”。城內敵軍憑藉堅固工事,城外敵軍水陸兩路均可增援。攻城紅軍無重炮,靠挖坑道放土炸藥包爆破城牆,幾次均告失敗。紅軍攻城20多天,仍無進展,且遭受較大傷亡。
3月1日,中央中革軍委會總部轉移至贛州前線,直接指揮作戰,命令部隊堅決奪取贛州。4日,紅三軍團奉命再次總攻贛州城,侯中英指揮紅一師同兄弟部隊一起猛攻。敵靠堅城和強大的火力阻擊紅軍。雙方激戰終日,紅軍付出了很大傷亡,仍未能攻入城內。
7日黑夜2時,城裡敵軍通過城內向城外挖的的地道偷襲攻城紅軍;城外敵援軍從攻城紅軍背後出去,使攻城紅軍腹背受敵。城內敵軍的地道正好挖到紅一師師部附近,敵人從地道出擊,紅一師師部官兵在黑夜裡撤離,指揮陷入混亂。侯中英帶領部分師部官兵,邊打邊撤,終於比較安全地撤到了城南關外。這時他想自己在黑夜裡指揮部隊撤離,看不清全貌,擔心還有部隊尚未撤出。於是,他又返回去查看是否還有未撤出的部隊。在途中,他被敵人包圍,終因寡不敵眾,力竭被俘。
第二天,敵人把侯中英押到紅一師陣地前,用刺刀逼著他向紅一師官兵喊話,妄圖使他勸說其部隊放下武器投降。他不向敵人屈服,拖著帶血的身軀,被敵人押回牢房。不久,敵人用殘酷的手段殺害了他。這位叱吒風雲的紅軍師長,為中國革命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他慘死在敵人不斷切割的屠刀下,遺體被國民黨反動派毀滅了,沒有留下屍骨。但他留下的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事業而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將永不泯滅,永留人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