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獻

供獻

供獻,漢語辭彙。 拼音:gòngxiàn。 釋義:供奉;奉獻;供品等。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供奉;奉獻

[方]∶供品

例句:菜案上擺著酒肉,大半是祭神用的供獻

出處與詳解

1、供奉;奉獻。
①宋 陶谷 《清異錄·聖楊花》:“吳僧 梵川 誓願燃頂供養 雙林 傅大士 ,自往 蒙頂 結菴種茶,凡三年,味方全美,得絕佳者……持歸供獻。”
②《水滸傳》第九十回:“我師不納,可令庫司辦齋,供獻本寺僧眾。”
③《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甚至有一蒲包爐食餑餑……也都來供獻供獻,磕個頭的。”
④許地山 《黃昏後》:“你若常常到她面前,用你底孝心、你底誠意供獻給她,日子久子,她心喜歡讓你見著她底容貌。”
⑤明 施耐庵《水滸》第四回《魯智深大鬧五台山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受記已罷,趙員外請眾僧到雲堂里坐下,焚香設齋供獻。

2、指供品。
①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十二月·歲暮雜務》:“調羹飯,治祭品,擺供獻,雕茶果。”
②賀敬之 丁毅 《白毛女》第四幕第一場:“穿的是破布爛草不遮身,吃的是廟裡的供獻,山上的野果。”

3、犧牲品。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救國是圖,不惜以個人為供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