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蘇之望

【拼音】lái sū zhī wàng
【解釋】 蘇:蘇息。謂因其來而從困苦中獲得更生恢復的希望。
【典型用例】: 晉·劉琨《勸進表》:“四海想中興之美,群生懷蘇之。”
【出處】: 《尚書·仲虺之誥》: “徯予後,後來其蘇。” (徯,等待。後,君主。言待我君來,我民得以蘇息安定。)
【其他用例】
1. 唐《孟浩然集·同盧明府早秋宴張郎中海亭》
側聽弦歌宰,文書游夏徒。
故園欣賞竹,為邑幸來蘇。(幸,希望)
2. 唐·李白《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橫制八極,克復兩京,俗畜來蘇之歡,人多徯後之望。”
3. 唐·令狐德棻《周書·帝紀第六》:“……加以淫刑妄逞,毒賦繁興,齊、魯軫殄悴之哀,幽、並啟來蘇之望。”
4.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一十五》:“晉室南遷,中原鼎沸,士民無援,強則附之,既為君臣,必須為之盡 力。彼皆衣冠舊族,先帝遺民;今王師吊伐而盡坑之;使安所歸乎!竊恐西北之人無復來蘇之望矣!”
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六》:“民困日久,況當大旱,不量減稅賦,何以慰來蘇之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