佽飛

佽飛

佽飛,官名。漢時少府屬官有左弋十二官令、丞。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左弋為佽飛。職掌弋射,有九丞、兩尉。

基本信息

詞目:佽飛

拼音:cì fēi

典源

《淮南子》卷十二〈道應訓〉~43~

荊有佽非,得寶劍於乾隊。還反度江,至於中流,陽侯之波,兩蛟挾繞其船。佽非謂枻船者曰:「嘗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對曰:「未嘗見也。」於是佽非瞑目教然,攘臂拔劍,曰:「武士可以仁義之禮說也,不可劫而奪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棄劍而已,余有奚愛焉!」赴江刺蛟,遂斷其頭,船中人盡活,風波畢除,荊爵為執圭。孔子聞之曰:「夫善載!腐肉朽骨棄劍者,佽非之謂乎!」故老子曰:「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焉。」

釋義

(1).即佽非。春秋楚勇士。後亦泛指勇士。

李白《觀佽飛斬蛟龍圖贊》:“ 佽飛 斬長蛟,遺圖畫中見。”

金 元好問 《觀淅江漲》:“ 佽飛 鬭蛟鱷,燃犀出麟介。”

趙翼《邵松阿落一齒已而落處更生賀詩》:“童子行先尊勝隊,孩兒兵壓佽飛傑。”

(2). 漢武官名。後亦泛指武官。

漢時少府屬官有左弋十二官令、丞。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左弋為佽飛。職掌弋射,有九丞、兩尉。少府屬下左弋,自武帝太初元年改名為“佽飛”,掌弋射。

《漢書·馮奉世傳》:“今發 三輔 、 河東 、 弘農 越 騎、跡射、佽飛、彀者、羽林孤兒及 呼速絫 、 嗕種 ,方急遣。”

宋 王禹稱 《大閱賦》:“肅肅弋戟,鏜鏜鼓鉦。期門佽飛,雲蒸而鱗萃。”

曹寅《正月二十九日隨駕入侍鹿苑》詩之二:“舊屬佽飛能搏虎,分番郎舍盡攻文。”

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四五:“一隊佽飛爭識我,健兒身手此文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