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怕改變

你可以不怕改變,作者美國的M. J. 賴恩,沈維君譯,由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於2011年出版。

基本信息

書名:你可以不怕改變——適應力四步到位

作者:〔美國〕M. J. 賴恩 著
沈維君 譯
出版社: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
版次:2011年9月第一版 裝幀:平裝 頁碼: 272頁
ISBN: 9787544720533

作者簡介

M. J. 賴恩
《紐約時報》知名系列專題報導“隨手行善”(Random Acts of kindness)的催生者之一,著作等身,包含暢銷書《這一年我將要做的事》、《快樂美容術》(The Happiness Makeover)、《耐心的力量——信任你自己》、《感恩之心》(Attitudes of gratitude)。身為“專業思考夥伴”工作坊的一份子,她的專業領域是指導來自世界各地的個人及團隊。她是“今日秀”(Today Show)節目及CNN電視網的長期來賓,同時也是《好管家》(Good Housekeeping)與《健康》(Health)雜誌的特約編輯。

內容簡介

第一部分讓你看清你生活的環境,我們都生活在“壞世界”中。現在是個面臨挑戰的時代,我們的世界比過去更加複雜,我們的生活也將繼續快速轉變,生活中也越來越多可以引發壓力的改變。
第二部分是關於改變的七大真理。誠肯地建議你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唯一能做的就是依靠改變來應對。生命的真相,就是我們適應際遇的過程。作者採用大量的案例,對象包括各行各業各種層次,甚至總是稱被好運之神眷顧的人,都不能避免陷入足以帶來壓力的改變時刻。所以你並不孤單
第三部分告訴你不怕改變的人會怎么行動。你將學會所有成為“改變大師”所需的方法、技巧、心態與行為。
第四部分和你分享20個“適應突然改變”的好方法。即簡單又有現實效果。

目錄

7 第一部 別懷疑,你活在壞世界……
21 第二部 關於改變的七大真理
23 改變的真理1 其實,你只能依靠改變
27 改變的真理2 這不是針對你個人
32 改變的真理3 你的思考並非永遠有益
38 改變的真理4 你的敵人不是改變,而是恐懼
43 改變的真理5 改變所引發的情緒反應,是可預測的循環
47 改變的真理6 你的復原力比你想像的更好
51 改變的真理7 你的未來奠基於永恆不變的基石
55 第三部 不怕改變的人會怎么行動?
56 適應改變的第1步 接受
139 適應改變的第2步 擴展你的選項
198 適應改變的第3步 採取行動
256 適應改變的第4步 生存的贏家總在學
265 第四部 讓你在突然改變中適應的好方法

章節閱讀

第一部 別懷疑,你活在壞世界……
得以存活下來的,並非最強壯或最聰慧的物種,而是最能適應環境的物種。
—達爾文
現在是個面臨挑戰的時代。
你在閱讀本書時,很可能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改變—也許是失業,或某個夢想落空了;也許必須學習新的工作方式,或尋找新的住處。如果你正陷入困境中,我真心為你感到難過。同時,我也希望你能在本書的字裡行間,找到所需的支持與建議,成功駕馭這股改變的洪流—無論是什麼樣的改變。
值得安慰的是,你並不孤單。在我多年從事的“專業思考夥伴”工作坊的工作中,我花了許多時間和各行各業的人對話,對象從沙烏地阿拉伯合資企業的CEO,到需要重新進入職場的家庭主婦。在我看來,無論是找工作、募集創業資金、60歲時仍試著保住自己在大公司中的地位、應付日漸流失的存款,還是接下重要工作,而光是直接匯報的就有一百多人,或是費盡心力為非營利組織募款、失業、害怕失去房子……人們不分年齡、不分行業,都因當今世界各個角落所發生的巨大改變而受到衝擊。以出版業為例,我在這行里待了30年,從最初的周報編輯開始做起,然後變成月刊編輯、圖書出版商,直至現在當了七年的作者。
我曾效力過的公司,如今全都關門了,就連銷售商都無法幸免於難。我有個好朋友是《華盛頓郵報》的主筆,他剛被迫收下公司的股份,因為《華盛頓郵報》付不起高端人才的薪水—就連這種聲望卓著的大報社都淹沒在收支赤字中了。不過短短几年,我們製造、發行、行銷、宣傳媒體產品的方式,已截然不同。未來這股改變的潮流將走向何方,我們更是一點頭緒都沒有。最近,《舊金山紀事報》前發行人布朗斯坦表示:“任何聲稱能預知未來十年世界局勢的人,肯定是神志不清的毒蟲。”
但是,這一切對持續進化的巨大宏圖來說,都不過是冰山之一角。2006年,創造力專家肯·羅賓遜(Ken Robinson)在TED知識分享網(即科技、娛樂、設計)的研討會中指出:“我們完全不知道即將發生什麼事情,即使只是預測五年後的未來,也毫無線索。”
唯一可確定的事情是,人類的生活將繼續快速轉變,因為我們的世界已經比過去更加複雜,彼此相互依存的程度也更高。組織學顧問維爾(Peter Vail)基於這段時期一直的不確定性與混亂,將這種局面稱為“永不止息的惡水”。
我們無法確知這些變化將引領我們前往何方,也無法預知危機潛伏於何處。但是,當我們被拋離安全的船外時,我們必定希望自己懂得游泳,而非坐以待斃。有經驗的泛舟好手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被甩出去,他們和我們之間的差別在於:他們早已做好準備,即使被彈出船外,也能迅速重新掌舵。
你是否曾在生活中遭遇過一些足以引發壓力的改變,如搬家、喪偶、離婚等等?在上世紀60年代列出這份“生活壓力”清單的人們,經過評估斷定:和50年前比,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提高了40%。他們發表了這項研究結果,我完全不知道他們是如何獲得這個數據的,那時2008年的全球經濟衰退還尚未發生,現在我不確定我們是否真的想知道最新的數據是怎樣的。
我們發現自己正邁入以前從未涉足的領域。當你的磁磚公司生意因受到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滅影響而變差的時候(正如一個老朋友昨天告訴我的情況),你將如何應對?或者,當我一位23歲的客戶,即使從事著很好的社會福利工作,卻因為薪資微薄,負擔不起汽油而無法開車去上班時,她該怎么辦?當人們流行下載音樂,不再購買CD,導致我先生一位55歲的朋友所從事的工作面臨被淘汰時,他該如何是好?當我一位已經60歲的朋友家裡還處於一團亂時,她該怎么做?我認識一位牙醫,他為了讓兒子恢復正常生活,背負了一大筆債務,他又該怎么辦?而下述哪種又是處境比較安穩—是我的一位客戶賣命了15年的公司,竟被出售給某企業集團,面臨利潤緊縮,還是投入到一個看似更有風險、報酬也更多的創業中?
當人們告訴我這類進退兩難的處境時,我從不假裝自己知道答案,畢竟我不是算命神仙。我並非全然了解每個領域的趨勢,或某家特定公司應該如何打進市場。我唯一確知並幫得上忙的,是協助你建立必要的心態與行動,這樣一來,無論你遭逢哪一種變故,都會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知道自己必須改變或想要改變還不夠,你若沒有改變思考模式,並清楚該採取哪些行動,那么你擁有的也不過就是希望和欲望,甚至還有可能會導致你停滯不前。我想協助你確實發展出適應的能力,具備迅速獲得改變的態度與技巧,並確保你所獲得的改變正是生活與工作所需。
為什麼我要在這裡特彆強調這一點?因為就目前我所知道的,在現今這個混亂的時代,“適應力”(adaptability)是成功的關鍵指標。一旦具備適應力,當你面臨不斷改變的處境時,將更能隨機應變。既然改變是必然的,就用樂觀與有益的心態去回響改變吧!你也可以把這種能力稱為“機敏”。麥肯錫最新一份調查中採訪了超過1500位的世界各地的高級主管,其中有89%的人認定在他們成功的過程中,“機敏”扮演了“非常”或“極端”重要的角色;而91%的人表示,過去五年來,“機敏”這種能耐變得更重要了。
根據《韋氏詞典》的定義,“機敏”意味著“從容不迫的行動能力,迅速隨機應變、善於適應新環境的性格”。
就我看來,《韋氏詞典》的定義不大對。我不認為“機敏”跟性格有什麼關係,那只是我們其中有些人早已知道如何輕鬆應變,至於其他不知道的人,則必須去學習,而且最好動作要快。否則,當改變來襲時,你將會只是每天重複同樣的事— 一再抱怨,或陷入恐懼中無法自拔。
有位合氣道大師曾說過,人生若要成功,必須掌握三件事:首先是“自己”,即我們必須了解並懂得駕馭自己的感受與情緒;其次是“他人”,意味著我們必須有能力建立共識,讓大家採取一致的行動;最後就是“改變”,意思是說我們必須在不失去自我的前提下,也就是保有我們的價值觀、天賦與“目的感”(sense of purpose)的同時,能輕鬆應變。

讀者評論

渴望改變,做貪心的紫羅蘭

《你可以不怕改變》,一看為書名,我就被HOLD住了。因為賈伯斯說過:活著就為改變世界!改變,是當今世界的關鍵字!
我們是生活在變革的時代,我們隨時都被變革的洪流席捲而去。這是不爭的事實。
《你可以不怕改變》中提到,“緊急改變”給人們帶來的生活壓力提高了40%,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社會在改變,你是否改變。一種生活態度是“隨遇而安”、“知足者常樂”。還有一種觀點是主動改變,為了夢想的實現不遺餘力地追求,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改變,為了理想。改變,其實也是犧牲。
《你可以不怕改變》一書的封面上有一個水杯,裡面全是魚,而有一條魚,長了翅膀,飛了起來。這條魚改變了,改變的過程一定是經受過血的洗禮,而改變後它的命運會是什麼呢?也未必就是美好前程。因為改變往往伴隨的是巨大風險,那么,我們是否值得去改變?
我想起了紀伯倫的經典寓言《貪心的紫羅蘭》,寫的是一株不安份的紫羅蘭,不願意過長期匍匐於地的生活,她夢想成為一枝玫瑰。大自然告誡她,可能會遇到“巨大災難”,但是她仍然執著。後來,在她的央求下,自然的魔力幫助她實現了夢想。夜晚颳起狂風暴雨,木秀於林的玫瑰都被摧毀,這一株改變的紫羅蘭也未能倖免。她的姐妹們都對她的不幸表示哀嘆。,可是,她卻很欣慰地說,“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存在以外的東西,哪怕是剎那間的滿足,也是一種無比的幸福”。她最後是帶著“神聖的微笑——實現生活願望後的微笑,勝利和滿足的微笑,上帝的微笑”死去。
我們要過一種什麼樣的人生?當然有很多選擇,選擇安逸其實也無可厚非,只是,如果你有理想?如果你還記得你的理想的話?那么與其碌碌無為一生,我甘願做一株貪心的紫羅蘭,哪怕是一瞬間的幸福;我甘願化為一場短暫的流星雨,雖是短短一剎那,但是也曾經爆發於燦爛的光輝;我甘願去做一位用生命和歌喉換取前進的人魚公主。
生活的目的在於追求比生活更高更遠的東西!
試想,即使是最悲的結局都值得我們去改變,那么,我們還有什麼值得恐懼?何況,從大的機率上講,命運總是會垂青那些為理想而奮鬥的人呢!
書永遠教不了你怎么做,但學習能告訴你思維該怎么整理 一本好書,一部好電影,一段好音樂,精神世界充足富裕的人定然活的不會過於貧瘠。廿年前聽到這個詞語,一米陽光;前天小讀mj的《你可以不怕改變》;昨天看了安德里亞阿諾德的《魚缸》;近期聽牛奶咖啡的《明天,你好》。羅蘭的那句: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糅雜多種感覺一起,為這次活動的主題做個鋪墊。
書中一句話觸動我,較深刻:任何壞事的背後一定跟隨著好事。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承受不同的壓力,壓力本沒有好壞之分,但它的副作用會促使心靈表現**奇百怪的狀態,或許成為動力,逼迫你改變,或許成為負擔,吞噬庫存不多的信心。有人說過,自信來源於兩部分,一部分是別人對你的鼓勵,另外一部分是自我的鼓勵,而鼓勵能讓白痴變天才。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適應力無疑成為各行各業的入門法寶。但又有另一個聲音:不要盲目適應一個環境,有可能這個環境本身已經在倒退。當我處於這個尷尬兩難的境地時,某些時候就hold不住了,因為我經歷有限,目光尚短,改變亦為不易。每每碰到讓自己心靈去不舒服的關卡時,事情逼你不能再心靈舒適區享受時,有個聲音就蹦出來對你張牙舞爪的,改變,改變,比維持現狀更有力。魚缸里的mir在堅持自己內心的叛逆時是不會想著怎么去變為一個去尊重他人的人,卻是生活教你一瞬間就長大,適應生活,因為你看到了真相,只能改變自己去適應,責任就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的賦予在弱小的肩膀上。既是問題來了不可怕,可怕地是你害怕。她就像一小米陽光照進觀影者的內心,有掙扎、有呻吟、更多的是在認識生活真相後,仍熱愛生活,她的改變是對自己的一次救贖,如若是真實生活,我想後面的路她也能走的更堅定,更成熟。
路永遠只有兩條。選擇權在我們手中。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是通過自救來過活的,看的見看不見的變化都在和呼吸和陽光一樣,不管你承認不,它都在和時間一樣發生和運動著。作為能控制意識領域的我們,確不能和這自然規律一樣的簡單,因為我們固執、堅持、迂腐、善變。因為我們恐懼恐懼本身。每個人都向一米陽光似地,試圖衝破各種心靈牢籠,在變於不變中糾結的呻吟。但很多時候忘記了,生命和陽光一樣,明天它還會升起來,新的一天按時來到,你不變,時光就遠遠甩你在身後,徒留自己驚愕的發現,昨天的太陽早已找尋不見了。
這本書好在一點,作者把很多人簡潔有力的話語和故事融合一起,清爽乾脆的告訴我們,問題出在哪,如何解決仁者智者自己去悟,書永遠教不了你怎么做,但學習能告訴你思維該怎么整理,如何指導行為。確值得一讀。它就像一支強力針放在那,就看你願不願意接受治療。套用一句網路警語:你變或者不變,變化就在那裡,不緊不慢。明天,你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