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作曲技術與作曲技術理論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音樂創作、教學、研究的作曲技巧,能較熟練地通過電子計算機進行音樂分析、研究和創作。培養能在有關文藝單位、藝術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出版、廣播影視部門從事音樂創作、教學、研究、編輯等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

培養能在有關文藝單位、藝術院校(系)、科研機構以及出版、廣播影視部門從事音樂創作、教學、研究、編輯等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作曲技術與作曲技術理論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音樂創作、教學、研究的作曲技巧;側重學習作曲者,應全面掌握並熟練地運用各種曲式和體裁的作曲技巧;側重學習作曲技術理論者,應深入系統地掌握和聲、復調、曲式、配器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側重學習視唱練耳,應深入系統地掌握音樂院校視唱練耳教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側重學習戲曲音樂作曲者,應系統地掌握戲曲音樂藝術的基礎知識、戲曲作曲的基本技能和創作規律,具備從事戲曲作曲創作的專業水平和能力;側重學習電子、電子計算機音樂者,應系統地掌握電子技術的有關知識,能較熟練地通過電子計算機進行音樂分析、研究和創作。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對不同風格及體裁的作品分析方法;

3.具有套用所學知識進行音樂創作和教學工作和基本能力;

4.了解黨和國家的文藝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本專業及相關學科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學科介紹

主幹學科:藝術學

主要課程:作曲、作曲技術理論、視唱練耳、音樂史、戲曲史、中外民族民間音樂、鋼琴或其他樂器演奏、中國傳統音樂分析、現代音樂分析等。

課程簡介

《作曲與電腦音樂製作》是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電子/電子計算機音樂方向學生的專業必修課程。本課程通過對作曲技術及理論與電腦音樂製作的系統學習,通過分析不同時代、不同流派作曲家的寫作技術特徵,以曲式為主線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技術訓練與結構訓練,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多聲部音樂的分析能力、創作思維與結構技巧,並具有套用電腦及周邊設備(電腦音樂製作的相關軟硬體)創作各類風格音樂作品特別是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特點和個性音樂語彙作品的能力。

《和聲學》是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電子/電子計算機音樂方向學生的專業必修課程。本課程通過使用電腦音樂製作手段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傳統(歐洲共同寫法時期)和聲思維與寫作技巧,並以傳統和聲思維為主,向民族和聲體系與現代和聲語彙延伸,培養學生具備多聲部音樂的分析與創作能力,並力求風格多樣化。

《曲式與作品分析》是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電子/電子計算機方向學生的專業必修課程。本課程通過對大量音樂作品的結構分析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具備對典型結構的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和創作的基本能力,並同時了解作曲家及代表作的創作手法和特徵。

《復調》是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電子/電子計算機音樂方向學生的專業必修課程,本課程通過使用MIDI手段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復調音樂的知識理論與寫作技能,具有復調音樂分析與寫作能力,正確認識作品中的復調現象,運用多種手法寫作對比式、模仿式二聲部復調曲和三聲部賦格曲,並能運用各種復調手法編寫、創作多聲部合唱作品及器樂作品。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社會實踐、藝術實踐、教學實踐等,一般每學期安排1-2周。

修業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相近專業: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音樂表演 繪畫 雕塑 美術學 藝術設計學 藝術設計 舞蹈學 舞蹈編導 戲劇學 表演導演戲劇影視文學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攝影 錄音藝術 動畫 播音與主持藝術 藝術學 影視學 會展藝術與技術 景觀建築設計 數字媒體藝術

開設院校

四川音樂學院(五年)

西安音樂學院(五年)

天津音樂學院(五年)

瀋陽音樂學院(五年)

武漢音樂學院(五年)

星海音樂學院(五年)

中央音樂學院(五年)

中國音樂學院(五年)

上海音樂學院(五年)

浙江音樂學院(五年)

哈爾濱音樂學院(五年)

雲南藝術學院

新疆藝術學院

吉林藝術學院

南京藝術學院

山東藝術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

安徽師範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戲曲學院

山西大學

河南大學

內蒙古大學

河北師範大學

內蒙古師範大學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