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福音

佛陀的福音

本書致力於向讀者展示一個這樣的佛陀與佛教:佛是人而不是神,佛是真平等者,佛不是生而知之者,佛教不承認有頑劣不可教化的人,佛不是獨一無二的;人人皆可成佛,佛教不承認有創造萬物的神,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佛法是入世的,佛教是沒有排他性的。本書用散文體寫作,語言優美,通俗易懂,深受人們的歡迎。是西方讀者了解佛教的最主要的書籍之一,被亞洲眾多佛教派別作為教科書使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佛陀的福音》為德裔美籍哲學家保羅·卡盧斯的重要著作,出版於1894年,當年即位列美國當年最暢銷書排行榜。1895年,日本佛學大師鈴木大拙將其翻譯成日文在日本出版。
該書運用《聖經·新約》的敘述方式,介紹了佛陀的生平與最基本的佛教教義,以佛陀的談話與佛家原始教義敘說佛陀一生的行蹤與思想。本書的絕大部分內容來源於佛教的古老經文,許多重要段落都是逐字抄錄於翻譯過的原始經文。

圖書目錄

介 紹
1.喜 悅
2.輪迴和涅槃
3.真理即拯救者
悉達多太子成佛
4.菩薩的誕生
5.生命的束縛
6.三種痛苦
7.菩薩出家
8.頻婆娑羅王
9.菩薩的探索
10.苦修之地宇奴唯拉村
11.魔王波旬
12.覺 悟
13.最早的皈依者
14.梵天的請求
正義之國的建立
15.郁婆伽
16.波羅奈國布道
17.僧 團
18.波羅奈國的年輕人耶舍
19.迦 葉
20.王舍城說法
21.國王的禮物
22.舍利弗和目犍連
23.須達多
24.關於施捨的說法
25.祇園精舍
26.三個特徵和非造物
27.佛陀之父
28.耶輸陀羅
29.羅睺羅
佛陀宗教的鞏固
30.醫生耆婆
31.佛陀的父母達到涅槃境界
32.允許女人進僧團
33.比丘們對女人的行為
34.毘舍佉
35.誦戒和波羅提木叉
36.分 裂
37.恢復和睦
38.比丘們受指責
39.提婆達多
40.名和形
41.目 標
42.禁止奇蹟
43.世間的虛空
44.秘密與公開
45.苦的破滅
46.避免十種罪惡
47.說法師的使命
導 師
48.法句經
49.兩位婆羅門
50.警惕六個方向
51.辛哈關於幻滅的問題
52.一切存在物皆有靈
53.同一和非同一
54.佛陀無所不在
55.一個本質,一個規則,一個目標
56.教訓羅睺羅
57.針對辱罵的說法
58.佛陀對天神的回答
59.教誨的話語
60.阿彌陀
61.不為人知的導師
寓言和故事
62.寓 言
63.寡婦的兩文錢和三個商人的寓言
64.生來眼盲的人
65.走失的兒子
66.輕狂的魚兒
67.智勝惡鶴
68.四種價值
69.世界之光
70.奢侈的生活
71.喜樂的傳遞
72.遲鈍的愚人
73.沙漠中得救
74.播種者
75.被遺棄者
76.井邊的女人
77.和解者
78.餓 狗
79.暴 君
80.梵瑟維達
81.在閻浮提的婚宴
82.捉賊的聚會
83.在亞摩茹阿哲的魔界裡
84.芥菜籽
85.跨過河流追隨導師
86.生病的比丘
87.寬容的大象
最後的日子
88.幸福的條件
89.舍利弗的信仰
90.巴達離布達
91.真理之鏡
92.庵婆羅
93.佛陀的最後說法
94.佛陀宣布他的去世
95.鐵匠純陀
96.彌 勒
97.佛陀最後進入涅槃
結 論
98.佛陀的三種人格
99.生存的目的
100.讚美諸佛

作者簡介

保羅·卡盧斯(1852~1919),德裔美國作家,比較宗教學學者,哲學教授。生於德國伊爾森堡,先後就讀於斯特拉斯堡大學、圖賓根大學等學府。1876年,他在圖賓根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之後進入部隊服役,後又在學校任教。他雖成長在一個虔誠且正統的新教家庭,但卻逐漸背離了他的傳統信仰。由於他持自由主義觀點,便離開了俾斯麥統治下的德國而前往美國。初到美國,卡盧斯的主要工作是一本德語雜誌的編輯,同時他也寫一些文章,這些文章常被一些社團轉載。
譯者:陳曉嫚,女,1972年生,哲學博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就職於某國家部委,從事研究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