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滅

佛滅是佛教的術語,意思是永遠滅除一切煩惱災難,而不再受生死輪迴諸苦之境界。

簡介

《佛學大詞典》

佛陀之涅盤。滅,意為滅度,即滅除煩惱而度脫苦海。涅盤,梵語nirva^n!a 之音譯,‘滅度’為其意譯。又作寂滅、圓寂、大圓寂(梵maha^ - parinirva^n!a ,巴maha^-parinibba^na ),意謂永遠滅除一切煩惱災難,而不再受生死輪迴諸苦之境界。蓋佛陀於金剛座下證悟成道之後,本已了斷貪嗔痴等諸煩惱,然以自利、利他、覺行圓滿之故,乃隨緣度眾,經過四十五年之化度方才舍壽,於拘屍那城(梵Kus/inagara )外之娑羅(梵sa^la )樹林進入涅盤。故一般之佛傳、佛教史多以‘入滅、’、‘滅度’、‘圓寂’、‘涅盤’或‘佛滅’等語表示佛陀之圓滿世緣、舍壽寂滅,而絕非等同於尋常凡夫生涯中‘死’、‘去世’等之概念。(參閱‘涅盤’ 4149)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佛之涅盤也,在凡夫曰死,於佛曰涅盤,譯曰滅,又譯滅度。滅煩惱度苦海之義也。法華經序品曰:‘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佛入涅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