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院

佛學院

中國佛學院(The Buddhist Academy Of China),培養中國佛教專門人才的院校。1956年創辦於北京,院址設在法源寺。在中國佛教協會領導下,由院務委員會負責教學、行政一切事宜。學僧來自全國各地寺院,分設本科、專修科2班,共100多人。1961年設研究部。次年開辦藏語班,學員來自西藏、四川、青海、雲南等省。10年間共培養300多人,現大部分在各地寺廟任住持和管理工作,少數從事佛學研究。1966年停辦。1980年復校。設2年制專修科1班,1982年設本科2班。又在南京棲霞山和蘇州靈岩山各設分院1所。全國有條件的地區和寺廟也先後成立佛學院和培訓班。現已招生開學的有上海佛學院、四川尼眾佛學院、福建佛學院、閩南佛學院以及各地的佛學培訓班等。

基本信息

辦學歷程

中國佛學院中國佛學院
中國佛教僧眾辦學始於20世紀初。1903年,湖南僧人笠雲得日僧水野梅曉之助,在長沙開福寺首創湖南僧學堂。繼起的有揚州天寧寺的普通僧學堂和南京三藏殿的江蘇僧師範學堂。1907年,楊文會在南京金陵刻經處又創辦精舍(又名梵文學堂)。上述學堂為時不久即告停辦。辛亥革命後,佛教各類院校再度勃興,其中較著名的有1914年創辦於上海,專研華嚴教義的華嚴大學;1918年創辦於浙江寧波雙宗寺,專研天台教義的觀宗學社(後改名弘法研究社);1922年創辦於武昌,師資、課程設定比較完備的武昌佛學院;1925年創辦於福建廈門南普陀寺的閩南佛學院;還有1922年成立於南京的支那內學院、1927年創辦於北京的三時學會以及1932年成立於重慶縉雲山的漢藏教理院。這些院校大都在30~40年代先後停辦。
此外,尚有北京廣濟寺的弘慈佛學院,法源寺的中華佛學院,瑞應寺的中國佛教學院,柏林寺的柏林佛學院;開封的河南佛學院;安徽九華山的九華佛學院,安慶迎江寺的安徽佛學院;浙江普陀山的南海佛學院,杭州的武林佛學院;湖南寧鄉的溈山佛學院;江蘇南京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常熟的法界學院,泰縣的覺海佛學院(後改名光孝佛學院),常州清涼寺的清涼學院、天寧寺佛學院,鎮江的竹林佛學院、焦山佛學院,蘇州靈岩山佛學院戒幢佛學研究所;福建福州的鼓山佛學院;廣東潮州開元寺的嶺東佛學院,以及上海玉佛寺的上海佛學院、靜安寺佛學院等,辦學時間大都不長。

辦學方針

中國佛學院中國佛學院
中國佛學院以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熱愛祖國、接受黨和政府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有相當佛教學識、立志從事佛教事業並能聯繫四眾弟子的佛教教職人員隊伍為辦學的總方針;以教書育人、學修並重、愛國愛教、弘法利生為辦學的總原則;培養學僧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培養學生繼承佛教的優良傳統,自覺保持獨身、素食、僧裝的傳統,增強學生堅守以信為本、以戒為師、學修一體、解行相應為內容的清規戒律和傳統規制的自覺性;培養學生積極適應時代的能力,使學生具有運用善巧方便,契理契機、圓融無礙地適應日新月異變化的現實,運用當代一切豐富的物質條件和文化資源,來充實學習內容,豐富學習手段,開拓知識視野,提高修學質量的主動性;培育學生面向未來的心胸,陶鑄學生積極以“振興正信、服務社會、維護和平”為立命宗旨,面向人民高度富裕、社會高度文明、政治高度民主、國家高度法制的未來,著眼於未來佛教事業發展需要,將自己歷練成弘法利生、荷擔如來家業的法門龍象的精神面貌。同時,使學生具有大學本科程度以上的文、史、哲知識水平,成為德(包括宗教情操)、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適應國家和佛教需要的佛教學術研究人才、佛學專業教學人才、海外聯誼和國際佛學交流人才以及寺院高級管理人才。

歷屆院長

喜饒嘉措
1956—1966
法尊
1980.9—1980.12
趙朴初
1980.12—2000.5
一誠
2003.2—2010.2
傳印
2010.3—2015.5
學誠
2015.5-今

校風校訓

和合——團結協作,攜手並進
和合,是佛教教義、教規的重要內容,是佛教的優良傳統之一。和合就是團結協作,和合就是力量。團結協作是生存和發展的交響樂。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無序的力量是散亂的,只有和合的力量才能產生如鐵似鋼、百折不撓、戰勝一切困難的巨大力量。通力合作,集思廣益,緊緊圍繞培養有大願心、有德行、有修行、有文化、高質量僧才的根本任務,發揚團隊精神精神,增強團隊意識,牢固樹立全局觀念,同心同德,攜手並進,共同進步。
精進——勤奮勇猛,鍥而不捨
精進就是選擇正確的方向,勤奮勇猛,鍥而不捨,奮進不止。作為佛學院的任課法師和教師要具有堅韌不拔的精神,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所擅長專業以及相關專業的知識水平,了解最新動態,傳道、授業、解惑;作為佛學院的學生,要養成愛好學習、自覺學習的習慣,不斷全面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的作為出家僧侶的僧格,成為對佛教有用、對社會有用的棟樑。
嚴謹——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嚴格管理,是對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嚴淨毗尼,是學僧僧格完善的前提條件;同時,在各項工作中,貫徹落實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學院的教學和宗教等活動有序開展。
奉獻——追求卓越,崇尚奉獻
奉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生價值的最高境界,更是佛教菩薩行的根本旨趣。培養學生樹立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眾生的服務中去,甘為人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大乘菩薩精神,培育學生為了追求真理和三寶的事業義無反顧、在所不辭,為了佛教的興盛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不息的熱情。
“知恩”位列校訓之首是期望全體法師、老師、學僧及員工不論在任何時候都要想到自己應怎樣做人,要做“有道德”的人,要做感知和報答四恩的人。《大智度論》云:“知恩者生大悲之根本,開善業之初門,人所愛敬,名譽遠聞,死得生天,終成佛道,不知恩者甚於畜生也。”可見,知恩的重要性。“報恩”,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動,來利益他人,來回饋社會。具體到佛學院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來說,就是教職員工,忠於職守、盡職盡責;學生志存高遠、勤奮修學,為將來走出校門發揮住持正法、續佛慧命、弘法利生的大用儲備資糧。

辦學方式

中國佛學院堅持以戒為師,從嚴治校,以“學修一體化,學生生活叢林化”為準則,實行學校與叢林相結合的辦學方式,將傳統叢林生活制度與現代教育體制融合、為培養合格的佛教人才營造完備的修持體制、嚴肅活潑的學習生活環境。學院叢林化,也就是讓學生居住於一個清淨和合的高素質僧團之中,讓學生過如法如律的叢林宗教生活,嚴守上殿、過堂、誦戒等叢林規制,堅定學生的信仰選擇,陶冶學生的宗教情操,提升學生的僧格。叢林學院化,也就是使學生所居住的叢林,成為具有傳統深厚、朝氣蓬勃、崇尚知識、善於學習、勤于思考、視野開闊氛圍的學校,用現代教育方法培養學生,使之有較高的佛學水平和豐富的文化知識。學院叢林化、叢林學院化、學修一體化的目的,就是要創造能使學生成為既有高尚的宗教情操,又有深厚佛學和文化素養,品學兼優、學修兼優、解行相應的僧才的良好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