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木樓

余木樓

余木樓,位於山東聊城,又名光岳樓。余木樓是明洪武年間用修城所剩之木建成,故名“余木樓”,後改為光岳樓,是中國現存古代建築中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結構樓閣之一。登上余木樓,全城風光盡收眼底。明朝李贊高度評價:“因嘆斯樓,天下所無,雖黃鶴岳陽亦當拜望。”

(圖)余木樓余木樓

余木樓,位於山東聊城,又名光岳樓。余木樓是明洪武年間用修城所剩之木建成,故名“余木樓”,後改為光岳樓,是中國現存古代建築中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結構樓閣之一。登上余木樓,全城風光盡收眼底。明朝李贊高度評價:“因嘆斯樓,天下所無,雖黃鶴岳陽亦當拜望。”

簡介

(圖)余木樓側面余木樓側面

光岳樓位於聊城市古城中心,外面為四重歇山十字脊過街式樓閣。整座樓由墩台和主樓兩部分組成。墩台為磚石砌成的正四稜台,高9米,墩台四面各闢半圓拱門,門內為寬闊的樓洞,可通行車馬。各門上分別有石刻匾額一方:東曰“太平”,西曰“興禮”,南曰“文明”,北曰“武定”。四層主樓築於墩台上,高24米。光岳樓通高和底邊長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九丈九尺。在中國古代九是陽數之極,寓意其高度不可超越。光岳樓自建造以來,雖歷經600多年風風雨雨,但主體結構從未更動,今天仍高高矗立在魯西平原上。它是中國最雄偉最高大的古建築之一。

六百多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帝王將相、商賈遊人,來此憑欄縱目,臨風呤唱。清康熙曾四次來聊,乾隆9次南巡過聊城,五次登臨光岳樓,在此留下“神光鍾日英 ”匾額和眾多的詩篇華章。

山西、陝西的商人,驅趕著一撥撥的馬車駝隊,從遙遠的黃土高原走來,加入到浩大的運河貿易之中。他們在運河河畔建造的山陝會館,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是彰示聊城當年繁華的歷史遺蹟。

這座建於1743年的會館,全部建築占地3311平方米,由山門、戲樓、鐘鼓樓、看樓、碑亭、享殿、正殿和春秋閣組成,前松後緊的布局、峭拔玲瓏的結構和精巧細緻的雕刻,融匯了南北東西諸種建築風格,是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珍貴資料庫,是中國古建築藝術的瑰寶。每年5萬餘人慕名前來,駐足此地留連忘返。

鐵塔為東昌三寶之一,“鐵塔煙霏”也位列東昌八大勝景之一。

東昌古城的周邊,還分布著武松打虎的故地景陽岡、武松斗殺西門慶的獅子樓、三國建安才子曹植的魚山墓,造型獨特的臨清清真寺、雄偉壯觀的舍利塔等著名景觀,都是很有內涵且歷史厚重的可覽之處。

從古至今,聊城人對自己城市的美景一直非常非常自信。在光岳樓上有一匾額,上面寫著一名詩:泰岱東來作翠屏。這一句表露出了人們對聊城勝景的自豪之情,那東方巍峨蔥蘢的泰山不過是映襯聊城美景的一道翠綠的屏風而已。

概況

(圖)余木樓夜景余木樓夜景

余木樓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樓閣,由樓基和4層主樓組成,總高33米。樓基為磚石砌成的方形高台,占地1236平方米,邊長34.5米,向上漸有收分,垂直高度9米,由交叉相通的4個半圓拱門和直通主樓的50多級台階組成。主樓為全木結構,四面斗拱飛檐,因有迴廊相通。全樓有112個台階、192根金柱、200餘斗拱。樓內匾、聯、題、刻琳琅滿目,塊塊題詠刻石精工鑲嵌,其中尤以清康熙帝御筆“神光鍾暎”匾,乾隆帝詩刻,清狀元傅以漸、鄧鍾岳手跡,郭沫若、豐子愷匾額、楹聯至為珍貴。

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

(圖)余木樓湖水景色余木樓湖水景色

余木樓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聊城的象徵。它與黃鶴樓岳陽樓並稱中國三大名樓。余木樓位於聊城古城中心,外觀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過街式樓閣。由墩台和主樓兩部分組成。墩台為磚石砌成的正四稜台,高9米,四層主樓築於墩台上,高24米。光岳樓的通高和底邊長者是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在中國古代九是陽數之極,寓意它的高度不可超越。600多年來,余木樓也一直是中國最雄偉最高大的建築之一。

聊城在明清兩代為東昌府治。明朝初年,東昌衛守御指揮僉事陳鏞為與元朝殘餘部隊作戰,將東昌土城改建為磚城,並在洪武七年利用修城余木修建了這座高達百尺的更鼓樓。所以初名“余木樓”,後因地而名“東昌樓”。當時建造此樓的目的是為了“嚴更漏、料敵望遠、報時、報警”,隨著明王朝統治的鞏固,此樓的軍事功用很快被遺忘,但光岳樓去口以她的雄偉高大而名揚天下。明弘治九年,吏部考功員外郎李贊在他的《題光岳樓詩序》中這樣說:“余過東昌,訪太守金天錫先生。城中一樓,高壯極目,天錫攜余登之,直至絕閣,仰視俯臨,毛髮欲豎,因嘆斯樓,天下所無,雖黃鶴、岳陽亦當望拜。乃今百年矣,尚寞落無名稱,不亦屈乎?因與天錫評。命之曰:‘光岳樓’,取其近魯有光於岱嶽也”。由此, 可以看出李贊對光岳樓評價極高。

山東省聊城市余木樓是魯西名勝,眾多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路過聊城都要登樓抒懷。清朝康熙皇帝曾四次登樓並題匾《神光鍾暎》,意為東嶽之神光與光岳樓之神光交相輝映。而乾隆皇帝更是九過東昌,六次登樓,並為余木樓題寫了匾額。據《南巡盛典》記載,余木樓為乾隆皇帝南巡三十六行宮之一。乾隆行宮就設在光岳樓的二樓,乾隆皇帝是歷史上少有的風流才子,一生作詩一萬多首,僅在余木樓上題詩達十三首。碑文字跡圓潤流暢,有較高的書法造詣。

余木樓上其它附屬文物也十分豐富。拾級而上,梯道盡頭,一抹藍天,敞軒內檐下懸有

一匾《共登青雲梯》,是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的傑作,此匾、此情、此景當有畫龍點睛之妙用。一樓東檐下懸有一匾《泰岱東來作翠屏》,作者是清初著名詩人施閏章。言談笑止,氣勢更為雄奇。巍巍泰岱,竟只是光岳之翠屏。

余木樓是宋元建築向明清建築過渡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登高望遠,風光這邊獨好,憑欄遠眺,魯西平原盡收眼底。泰山東峙,黃河西臨,岳色濤聲,憑欄把酒無限好;層台射書,微鄉明志,人傑地靈,登樓懷古有余馨

地理

余木樓位於山東省聊城市古城中央。高樓凌空,巍峨壯麗,氣勢非凡,為魯西一大名勝。它始建於明洪武七年(1374年)。當時,東昌衛守御指揮僉事陳鏞在重修城垣時,為“嚴更漏,窺敵望遠”,利用剩餘木料建造而成。故始稱“余木樓”,後亦稱“鼓樓”、“東昌樓”。

構造

(圖)余木樓內部房屋余木樓內部房屋

余木樓一組四個,分布於紫禁城四角,建於永樂年間,造型奇特,式樣精美,結構複雜。樓頂為十字交叉大脊歇山式,上披異型黃色琉璃瓦,中座鎦金寶頂,屋檐分三層,樓角共出頂28處,窩頂16處,層層疊疊,高低錯落,金碧輝煌。所用大木均為上等楠木,製作工精,凡一榫一鉚,一升一斗,均嚴絲合縫。其建築平面為十字曲尺型,計100多平方米,連城台在內高27.5米,其建築形式在中國古代樓式建築中極為罕見。

“水滸”發源地

也許理由就是東昌府挾黃河、運河兩河交匯要津,又是汴京(開封)的大門戶,鬧“水滸”那陣子,有些事件是發生在這裡的,比如武松打虎,便在陽穀的景陽崗,不過,現在看上去卻是一個大平原。東昌,最值一提的是,它是一個商業大埠,經濟十分繁華,似乎還是一個物流中心,至今還有山陝會館,山陝會館是一個群築群落,內有戲台,其浮刻極為精緻,把傳說故事都刻在屋簷上。

建故宮餘下的木頭

而餘木樓——今為光岳樓,則是原版的中國名樓,木質結構,用造紫禁城餘下木頭所造,故得名。那些立柱都是菲律賓原木,當年最後一批原木從運河運往北京,抵達東昌府時北京紫禁城即告建造成功,東昌府知府便也未曾將木頭退回去,且將其造了一樓,取名餘木樓,後改稱光岳樓,這是一個版本,另一個版本是:始建於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東昌衛守御指揮金事陳鏞為加強軍事重鎮防禦能力,將來熙寧三年間所築土城改建為磚城,用修城剩餘木料在城中心修建一座更鼓樓,初名“餘木樓”。明成化二十二年(一四八六年)重修時又因地而名“東昌樓”。明弘治九年(一四九六年),河南西平李贊與太守金無錫命名光岳樓,取其近魯有光於岱嶽之意,此後歷代重修一直沿用“光岳樓”。

(圖)余木樓整體構造余木樓整體構造

開“官式”建築先河

光岳樓為四重簷十字嵴樓閣,由樓基和四層主樓構成,高三十三米,佔地面積一千二百三十六平方米。樓基以磚石砌成正四稜台,高九點三八米,底邊邊長三十四點四三米,上緣邊長三十一點九三米。四層主樓全為木結構,方形帶廊,高二十四米,樓嵴為歇山十字嵴,嵴頂正中裝一座高三米、直徑一點五米的透花鐵葫蘆。光岳樓始建於明初,形式上承襲宋元樓閣遺制,結構上繼承唐宋傳統工藝,開“官式”建築先河,是宋元建築向明清建築過渡代表作。光岳樓上原有石碑女禾塊,橫條壁碑十六方。清乾隆帝九次過東昌,五次登光岳樓,先後做詩十三首,題寫”光岳樓“匾額,懸於四樓南簷下,康熙帝題的“神光鍾“匾,則懸於二樓南簷下。

格局

(圖)余木樓景觀余木樓景觀

從遠處看,光岳樓像一個魁梧墩實的聊城漢子,感覺根基非常紮實,似乎任何力量都難以撼動它。這大概源於它特殊的構制。光岳樓由樓基和四層主樓構成,高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為陽數之極,寓意其不可超越。光岳樓樓基是一個由磚石砌成的正方形高台,占地面積1234平方米,邊長34.5米,向上略有收縮,垂直高度9米,由交叉相通的4個半圓形拱門和一個直通主樓的台階組成,台階約50多級。因為軍事需要,這裡是登樓的惟一通道。

沿著石頭台階登上樓基的平台,有一塊石碑,上面是乾隆的詩句,這位風流皇帝一生寫過1萬多首詩,其中留在這裡的有13首,一般用行草書寫,這碑側面的詩是用行楷寫的,所以很珍貴。平台東門門額上,有一塊長方形的匾額“泰岱東來作屏風”,這是蒲松齡的師傅施閏章所題。

四層主樓為木結構,為四重檐十字脊樓閣,方形帶廊,高24米,樓脊為歇山十字脊,脊頂正中裝有一座高3米、直徑1.5米的透花鐵葫蘆。

更讓人稱奇的是,這個主樓全部由32根巨大的木頭柱子撐起,它們或直接矗立在房間裡,或鑲嵌在牆壁里。四周的磚牆只是用來擋風的。

一樓北邊供著魯班神像,建築光岳樓的工匠們技藝高唱,被視為魯班。另外,還有一個故事,當年建樓的時候,來了一個道人,手裡拿著一隻木樓,巍然壯觀。匠人們深受啟發,便據此建起光岳樓。當樓即將建成時,有幾個榫卯結合不當,無法竣工,那個道人再次出現,把一塊木頭變成無數楔子,隨即用手一指,木楔子全部飛進卯里。高高的樓閣頓時穩住了。這個道人就是魯班的化身。

登上二樓,有一個文昌閣。乾隆五次登光岳樓多住這裡,所以有乾隆的彩色塑像,高約2米。

3層是光岳樓的結構層,32根柱子到了這裡被橫木穿插,梁枋扣合,形成一個整體,使光岳樓更加穩固。導遊說,這是雖然很暗,但是光岳樓的“心臟”。4層就好像是整個建築的一個帽子。這“帽子”下面是一個蓮花造型,蓮花象徵著水,水能克火,所以這個全部是木結構的古建築從來沒有失火。

登上4層,整個古聊城盡收眼底。遠處,魯西北平原遼闊無垠,黃河蒼茫接天;近處,4條經緯分明的古老街道向四處輻射,形成棋盤方格網狀骨架,民居白牆灰瓦,極具傳統意味;中間,就是波光粼粼的湖水和河水了。這更體現出了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光岳樓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過渡的代表性建築,也是中國現存明代樓閣中最大的一座,1988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為軍事目的而建,卻透露著濃郁的文化氣息。眾多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經過聊城都要登樓抒懷。清朝康熙皇帝4次登上光岳樓,題寫“神光鍾瑛”匾;乾隆皇帝9次經過東昌府,6次登上光岳樓,題寫“光岳樓”匾額,懸掛於四樓南檐下,他還把光岳樓當作南巡36行宮之一。當代名家郭沫若豐子愷啟功溥傑等都為這裡留下匾額和楹聯。

歷史

(圖)余木樓余木樓

遙望東昌府,中央一古樓。洪武七年修,清朝天子游。”這是過去流傳在魯西地區的一首民謠。這裡所說的古樓就是在古城區中心的光岳樓。

光岳樓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建於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其通高33米,合九丈九尺,是極陽之數,合於易理;分五層而建,暗對河洛之數。光岳樓是歷史文化名城聊城的標誌性建築,也是目前我國現存的最高大、最古老的古樓閣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稱的由來 光約樓由當時的東昌衛守御指揮僉事陳鏞出於“嚴更漏而窺敵望遠”的軍事需要用修城所剩餘的木料修建的,當時,人們稱它為“余木樓”。又因此樓有鼓聲報時的功能,人們也稱之為“鼓樓”。明成化22年(公元1486年),知府楊能在維修該樓時,因地而名,稱之為“東昌樓”。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吏部考功員外郎李贊過東昌,訪太守金天錫先生,共登此樓,對該樓讚嘆不已,“因嘆斯樓,天下所無,雖黃鶴、岳陽亦當望拜。及今百年矣,尚寞落無名稱,不亦屈乎。因與天錫評命之曰‘光岳樓’,取其近魯有光於岱嶽也”。此後,歷代重修碑記中,一直沿用“光岳樓”的名稱。光岳樓外觀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過街式樓閣,從構造上可分為墩台和主樓兩大部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