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定期

余定期(residual stability period),地理學術語,是指相對穩定區發展過程的晚期。

余定期residual stability period)是指相對穩定區發展過程的晚期。以地台區為例,由於波浪式時強時弱的地殼運動,經和緩期後總趨勢又再度逐漸增強,直到最後活動性更加強烈,地台區衰亡轉化為新的強烈活動區(地窪區)。這一時期雖垂直運動總的說來仍占優勢,但水平運動已在局部地區開始顯露,褶皺、斷裂開始活躍,升降差異再度加大,構造反差及地貌反差再度顯著,有時並有較明顯的岩漿活動及變質作用。沉積物在物質組分、顆粒分選性、磨圓度幾方面雖較好,但有時在某些地區仍較差;岩性、岩相、厚度變化等幾方面雖一般較小,但有時也可較大。地層有時出現不整合。華北中石炭世至三疊紀是地台發展余“定”期,由海陸互動相沉積逐漸轉為陸相碎屑沉積建造,隨後結束了地台階段,轉變為地窪區。東南諸省晚二疊世至中三疊世也是余“定”期,海陸互動相地層廣布,後期先有大規模海侵,然後以大部分地區隆起和海退,以及活躍的拱曲、褶皺、斷裂作用為標誌,終結地台階段而轉入地窪階段。此期礦產,在中國東部主要為鋁土礦、煤、油頁岩等,如華北山西統中的煤,以及華南樂平統等的煤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