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興權

何興權,長春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長春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1991.09-1995.07 哈爾濱工業大學 套用化學系 電化學生產工藝專業 學士;

研究方向

功能高分子材料

個人簡歷

個人簡歷:1995.09-1998.03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 碩士;1998.06-2001.09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 材料與化工分院 教師; 2001.09-2005.06 東北師範大學 無機化學專業 博士; 2005.06-至今 長春理工大學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教師。研究方向簡介: 1. 研究方向的特點將分子設計及材料設計的方法相結合,以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為基礎,合成並製備新型具有優良性能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2. 研究內容簡介(1)在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方面:通過分子設計併合成含羥基金屬酞菁化合物,使其與α-鹵代醯鹵反應,製備出滿足ATRP(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方法的金屬酞菁功能引發劑;利用ATRP方法將金屬酞菁分子引入到光學高分子鏈段中,通過對基團結構、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精密控制,實現三階非線性光學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製備,克服金屬酞菁分子的摻雜聚合分散不均勻而導致酞菁分子低聚,從而猝滅光限幅效應和光學非線性效應的缺點;採用Z-掃描和光限幅測試技術研究其光限幅特性。開展此方面研究對於非線性光限幅材料的設計、最佳化與製備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為探索和開發新型非線性光限幅器件提供理論依據。(2)在電聚合功能高分子膜電極研究方面:利用電聚合技術製備含羥基聚合物/玻碳電極複合膜電極,利用循環伏安、脈衝伏安法研究電聚合功能高分子膜電極對尿酸、多巴胺、抗壞血酸、黃嘌呤、次黃嘌呤、腎上腺素等重要生體物質的快速檢測及其作為生物感測器等方面的套用,該類複合膜電極具有製備方法簡單、檢測限低、快速靈敏等優勢,在生體物質檢測和生物感測器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套用前景。(3)在靜電自組裝研究方面:以水溶性金屬酞菁為陰離子,以PDDA、PEI和DR等陽離子聚電解質作為陽離子,利用靜電自組裝技術製備金屬酞菁/聚合物複合薄膜,研究該類複合薄膜對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有機環境污染物和亞硫酸鈉、亞硝酸鈉等無機環境污染物的催化降解性能,同時研究該類複合薄膜的三階非線性光學性能,開展此方面研究對於環保以及雷射防護光限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在研項目: 1. 三階非線性大環酞菁高分子光限幅材料的設計、製備及性能研究,吉林省科技廳,2009.07-2011.12,20萬元,第一名 2.***材料製備技術研究,63983部隊,2011.01-2011.12,18萬元,第一名 3.基於ATRP方法的鏈末端功能化PNIPAM的分子設計、合成及熱敏性研究,吉林省科技廳,2008.01-2009.12,6萬元,第二名 4. 大環化合物三階非線性光限幅薄膜材料製備研究,吉林省科技廳,2008.01-2009.12 6萬元,第二名 結合科研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10餘篇,Ei收錄3篇。出版專著2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