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總兵墓

何總兵墓

何總兵墓墓造於明代。清道光元年(1820)仲冬墓主之第十四世孫何廣文重建。現存大碑系清道光元年所建。石結構牌坊式墓門代碑。高4.9米,寬4.2米,厚0.6米。墓冢闊7.6米,深6.2米,高3.2米。

簡介

何總兵墓墓造於明代清道光元年(1820)仲冬墓主之第十四世孫何廣文重建。現存大碑系清道光元年所建。1994年文物補查時發現。因該墓原被垮山,墓沒土中,倖免人為破壞。何氏族人清理淤土方重見日月。墓座北向南偏西15度。石結構牌坊式墓門代碑。高4.9米,寬4.2米,厚0.6米。墓冢闊7.6米,深6.2米,高3.2米。扇形墓園,環墓周砌墓牆。享堂中植花木。享堂:前闊14.5米,後闊13.5米,進深7米。墓園占地94.5米。墓園外土坡前,左右各有石華表1根,俗稱單斗桅桿。襯托得墓園華貴肅穆。墓地環山帶水,林木蔭翳,右臨修文山,左倚慈雲寺,居洪雅風景名區。登臨憑弔,洪雅縣城歷歷在目,田園秀麗,繁華郁秀,可見鬧市,不聞喧囂,是懷古休閒的好所在。何總兵墓碑正中書“詔授奉國將軍謚忠武何公諱良臣之墓。”右為何總兵碑文,出自樂山名宦李嘉秀之手筆。
何夫人墓距何總兵墓約10米,形制、規模與何總兵墓相當。據李嘉秀所撰之碑文暨洪雅縣誌考之:何良臣元代官司湖廣總兵。世居江南婺源縣。元末攜家入蜀隱居洪雅。明初朱元璋屢征不仕而終老山林。是一個有氣節的人物。洪雅文有田錫,武有何良臣。是人們尊崇的地方楷模。
眉山市境內山巒縱橫,丘陵起伏,地勢呈西高東低,最高海拔3522米,最低海拔335米,自然條件複雜,每年海陸季風交替更迭,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冬季受西北利亞和冷空氣影響,加之太陽輻射的周年變化,形成區內多種氣候類型。全市以中亞熱帶濕潤氣候為主,全年平均氣溫在17度左右,無霜期302―314天,降水降雨量充沛,年日照時數為1060―1202小時,是全國日照時數較低的地區。氣候溫和,旅遊四季皆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