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益忠

(9)《晚清自治時期上海街頭的警民衝突》,《學術月刊》,2007年第3期; (18)《民主革命時期黨內巡視制度的回顧與反思》,《理論學刊》,2010年第3期; (21)《十六大以來民主集中制研究述評》,《探索》,2010年第6期;


何益忠,上海市優秀思政課教師、華政“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師”。
1968年生,重慶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後。現任華東政法大學政治理論部副主任。為各類學生開設《毛澤東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文獻選讀》、《中國特色政黨理論與實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文獻選讀》等課程。
1.研究課題:
(1)2005-2009年參與上海市教委《我國黨政關係體制研究》;
(2)2006-2007年獨立完成上海市教委《從中心到邊緣——上海老城廂研究》;
(3)2007年獨立完成上海市教委《概論》課學生成績測評研究;
(4)2007年獨立完成華東政法大學《我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與“思政課”實效性研究》;
(5)2008-2011年獨立完成華東政法大學《論“依”治黨——中共黨內管理規章研究》;
(6)2011年獨立完成上海市教委創新課題《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研究(1921-1949)》;
(7)2011年參與教育部專項課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多媒體課件。
2.學術論文:
(1)《晚清自治中的城市民眾——以上海城市衛生為中心的考察》,《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2)《近代中國早期的城市交通與社會衝突——以上海為例》,《史林》,2005年第4期;
(3)《<毛澤東思想概論>課堂討論教學方法》,《教研集萃》,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4)《開埠初期上海城市管理中的中外衝突》,《人文社會科學新探》,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5)《上海老城廂研究述評》,《人文社會科學新探》,北京大地出版社2006年版,P164;
(6)《城門與晚清上海城市社會變遷》,《上海研究論叢》第十六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版,P197;
(7)《1905年:科舉廢除》,《學術月刊》,2006第5期;
(8)《我國黨政關係體制改革的若干思考》,《理論月刊》,2006年第7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政治》2006年第12期Isns1008-4622);
(9)《晚清自治時期上海街頭的警民衝突》,《學術月刊》,2007年第3期;
(10)《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當彰顯問題意識》,《思想理論教育》,2008年第5期;
(11)《從奪權到掌權——論執政黨對革命黨傳統的繼承與發展》,《理論月刊》,2008年第9期;
(12)《我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與“思政課”教學從一次調查說起》,《人文社會科學新探》,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08年版;
(13)《現代化早期上海城市經濟發展中的地域變動》,《商場現代化》,2008年第33期;
(14)《自由主義與近代中國》,《學術月刊》,2009第4期
(15)《從精英到大眾——試論大革命時期中共組織形態的轉變》,《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第4期;
(16)《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的活動經費研究》,《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9年第7期;
(17)《論馬克斯主義理論教育中的差異性》,《理論月刊》,2009年第12期;
(18)《民主革命時期黨內巡視制度的回顧與反思》,《理論學刊》,2010年第3期;
(19)《黨的創立及國民革命時期黨內法規建設述論》,《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第6期;
(20)《論大革命失敗後的中共黨員發展》,《求索》,2010年第7期;
(21)《十六大以來民主集中制研究述評》,《探索》,2010年第6期;
(22)《論土地革命時期中共活動經費來源及影響》,《史林》,2010年第6期;
(23)《近年來黨內民主研究中的幾個爭論問題評述》,《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1年第1期;
(24)《論“二大”至“六大”期間中共對蘇共黨章的“移植”》,《海南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25)《中共早期的黨內民主——以黨內選舉為視角的考察》,《江漢論壇》,2011年第6期;
(26)《斯諾與延安時期中共外交戰略的重構》,《上海黨史與黨建》,2011年第7期。
3.專著
《太平天國史跡真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合著;
《老城廂:晚清上海的一個視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獨著。
4.獲得的學術研究表彰/獎勵
(1)2007年被評為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
(2)2008年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一課”;
(3)2008年《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協作教學法》獲得華東政法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4)2008年《晚清自治時期上海街頭的警民衝突》獲得華東政法大學論文二等獎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