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澤勛

何澤勛

土家族,七九年六月生,湖北利川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恩施州青聯第一屆委員、恩施州民族研究學會常務理事、巴文化研究會會員、利川市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長、利川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利川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利川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利川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利川市詩歌協會主席。

人物簡介

澤勛:土家族,七九年六月生,湖北利川人。恩施州青聯第一屆委員、恩施州民族研究學會會員、巴文化研究會會員、利川市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長、利川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利川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著有詩集《何澤勛詩詞選》、《月明沙溪》、《隨意煙雨》、《采一朵夢給你》、《隨風》、《聽雪如斯》,主編有書籍《利川旅遊詩詞選》、《守望龍船調》、《利川旅遊指南》、《土家族研究》。曾主編報紙《旅遊·探險》、雜誌《儒商》。

事跡介紹

何澤勛,男,土家族,1979年6月29日生,湖北利川人,現為利川市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長利川市攝影家協會秘書長、利川市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執行委員、恩施州民族研究學會會員、恩施州青年聯合會第一屆委員。
1999年,何澤勛從恩施州農業學校畢業回家待業,因為家庭條件差,他只能靠每天用刀片和廢報紙割字給單位噴標語掙錢,這筆錢成了他結婚時的開銷和做北上求學的學費。
2002年,在北京民族大學讀書的何澤勛意識到家鄉的無形資源正在被別人搶注,為保護利川地方品牌“龍船調”的網路資源,和朋友一道籌集了2萬多元,購買了龍船調相關國際域名和通用網址,這對於當時還在讀書的他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2004年,實習回家的何澤勛手裡只有374元錢,外面還負了2萬多元的債。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籌集,他創辦了第一個屬於自己的網路公司。2005年公司開始贏利後,為了保護地方民族品牌,發展公益事業,他和朋友出資5萬餘元開辦了公益性網際網路媒體龍船調網站,網站主要介紹恩施地區的民風民情、社會經濟狀況和對外進行學術交流,截止2007年10月,網站共接納了500餘萬人的訪問,上千名註冊會員。2010年,龍船調網站正式併入利川市廣播電影電視局,成為利川政治、經濟、文化宣傳推介的有一重要平台。
為了發展利川旅遊事業,探索旅遊資源,建設生態旅遊基地和旅遊大市的號召,2005年9月,何澤勛發起成立了利川市旅遊探險研究協會,在2005年至2006年期間,組織了大小宣傳活動16次,在國內外刊物、網站宣傳利川300多次,印行了內部報紙《旅遊探險》48期,並主編印行了旅遊畫冊《利川旅遊指南》。同年和利川市潔卓職業技術學校創辦了旅遊專業班,為利川旅遊企業輸送了40多名專業人才。
2007年年初,根據事業需要,何澤勛又發起註冊了恩施州博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並與利川市工商業聯合會合作,承辦州內內部發行雜誌《儒商》,並建設利川經濟網。
2008年,何澤勛在利川市民宗局的支持下,發起成立了利川民族文獻研究所,致力於民族文獻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研究所成立之初,他就成功的舉辦了“龍船調民族論壇”,徵集了部分優秀論文,目前論文集《土家族研究(第一輯·土家文化論叢)》已正式印行。繼這本集子後,他還將繼續蒐集和整理相關研究成果,從考古、山民歌、飲食、服飾、建築、民俗等諸多方面將土家族文化比較全面的展現給世人。為了整合近年來武陵地區民族文化研究成果,以土家族、苗族文化研究促進地區經濟建設為方向,探尋新路子,促進武陵地區的民族文化交流,同時帶動地區經濟的交流和發展,何澤勛正在籌備的“武陵地區民族文化交流會”正在順利進行。他還表示,要將交流會打造成為武陵地區民族文化、經濟、社會交流的一個重要視窗。
5年來,何澤勛一直致力於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他將自己賺的50多萬元錢全部花在了社會事業上,為社會團體、單位、學校、個人捐贈本土圖書3千餘冊,蒐集整理民間手抄本、基礎資料100餘冊,編輯印行圖書8千餘冊。贊助召開文化性研討會、文學藝術座談會10餘次。而他自己生活簡樸,日子過的緊巴巴,之前一直靠租房過日子,2008年在利川時代公司的幫助下才以按揭的方式有了自己的房子,至今孩子還寄放在鄉下讀書。
這些年來,何澤勛將他的個人事業和社會事業融為一體,以社會事業為己任,通過他的努力,團結了一大批文化人,為武陵地區民族文化、經濟、社會交流起到了促進作用,也為恩施的確特別是利川市的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主要作品

《何澤勛詩詞選》,1998
《月明沙溪》2000
《隨意煙雨》2005
《西部名城—利川旅遊詩詞選》2005
《雲廬詩箋》2005.10
《利川旅遊指南》2006
《守望龍船調》2006
《土家族研究》200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