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水清[教授]

姓名是何水清,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曾在清華大學任教。

基本信息

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

人物簡介

男,漢族,1921年9月出生,廣東省平遠人。1946年畢業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先後在清華大學、海軍學校(現為海軍工程大學)、軍事工程學院和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94年改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等校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和哈船院副院長與院黨委常委。曾兼任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部級)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兵工學會火炮學會常委,黑龍江省文教辦高教顧問,省政協委員、常委,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委、特聘顧問,省兵工學會副理事長,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哈爾濱市政府經濟技術顧問等。

主要業績

50多年來,一直在高等院校從事兵器技術與機械設計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是我國最早和唯一的艦炮設計與製造專業創建人之一,為國家培養了大量艦炮科技人才。先後編寫了3種艦炮設計教材。專著有《結構可靠性分析與設計》(國防工業出版社,1993)。1958年開始,主持和參加了我國第一門中口徑雙管自動艦炮研製任務。通過機構最佳化,提高了射程和射速等主要戰術技術性能。研製成果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70年代初期,在主持和參加對近程反擊飛彈有重大意義的6管轉管炮預研工作中,研究提出並在後來發表了《自身能源的導氣式旋轉加速機構原理和分析計算方法》,得到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第一次論述了導氣式旋轉加速原理,並推導了這種方式的運動方程。第一次闡述了這種方式的氣室參數設計方法。”80年代以來,在機械強度與設計的現代方法方面,結合研究生培養工作,主持和參加完成了多項重要科研任務。其成果均被評為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或具有國際先進水平,並已獲得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兩項,一級科技報告6種。1981年以來,在全國和國際學術會議與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並有幾篇獲優秀論文一、二等獎。還獲得黑龍江省政府(1985)、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1992)和國家教育委員會(1990)的教育和科技貢獻榮譽獎,並從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離休後仍繼續承擔科技研究任務,進行複雜傳動機構可靠性分析與設計項目的研究工作。科教簡歷已載入《黑龍江科技精英》(第4集,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代人物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國際名人傳記辭典》(第23版,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1995),《國際知識名人大全》(第12版,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1997),《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化卷》(第2集,中華國際人物辭書出版社,1998),《世界名人錄》(第4卷,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1998),《中國高級專家與學者》(上冊,作家出版社,2001)等辭書。

大覺藝術聯盟會會長

男 別署苦玉軒主人,民主黨派人士。大覺藝術聯盟會會長,中國碣滄書法藝術研究會顧問,飛天書畫院院長。其書法作品在各類大賽中數十次入選並獲獎。如正書展、扇面展、全國百家邀請展等,並被國內外眾多機構和個人收藏。
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
何水清,男,漢族,甘肅會寧縣人,1954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 1976年12月參加工作,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省“兩西”農業建設指揮部)黨組成員、副主任(副指揮),協助薛金山同志管理省扶貧辦全面工作,協管計畫審計處,分管辦公室、調研督察處。
馬派內畫鼻煙壺藝術名家
何水清,男,漢族,1950年9月出生,原名何鐵僧,藝名何水清,以藝名行,河北省饒陽縣人。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鼻煙壺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內畫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北省內畫藝術研究會會員,當今著名馬派內畫藝術名家。
何水清自幼喜歡書畫, 1974年開始從事內畫藝術學習,經十餘年潛心研究,精通了山水、人物、花鳥各種內畫技法。由於他書法功底深厚,1984年開始致力於清代內畫藝術大師馬少宣內畫藝術的研學探討,從事以馬派藝術為基礎的創作,使馬派內畫重放光彩。
在繼承的基礎上,何水清發展創新,獨闢蹊徑,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一是在煙壺內壁上一面繪畫中國古代的名人故事,一面相關的正楷真書。藝術作品有:《狂生徐渭》,《岳陽樓》,《六一居士歐陽修》,《范仲淹》,《雲林居士倪瓚》等,具有高超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其中代表作《范仲淹》,於壺內兩拇指蓋面積內恭書小楷全篇《岳陽樓記》,可謂罕見珍品。其後又創造出肖像煙壺《曹雪芹》,《韓愈》,《張衡》等,風味別具一格。系列煙壺《中國歷代十大書法家》,《孫子兵法十三篇》等,受到國內外藝術家和收藏家的高度好評。二是後來更發展創造出碑拓內刻留白煙壺,能在二十平方厘米左右的的壺壁上,書寫五百餘字楷書,從而完成了內畫行業歷史上從來沒有的書法行文碑拓鼻煙壺,被譽為內畫一絕!啟功,趙朴初等老藝術家觀後欣然命筆題詞,稱賞不已。個人事跡被收入《中國當代名人錄》、《世界名人錄》,作品被美國、英國、法國、中東國家及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台灣、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收藏家收藏。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國內外刊物開始介紹何水清的藝術成就。
1994年8月,故宮博物院張榮、張健編著,地質出版社出版《掌中珍玩鼻煙壺》一書,以後該書再版印刷。
該書在156頁“當代鼻煙壺概況”一節中,在介紹完冀派內畫藝術泰斗王習三大師之後,緊接著這樣介紹:“冀派傑出的內畫人才不少,其中有一位農民藝術家尤其值得稱讚,河北省饒陽縣東里滿村農民何水清,自幼練習書畫,1974年開始鑽研內畫藝術,十年後已經成績斐然。何水清因書法功底紮實,內畫師承馬少宣,以反映中國歷史上的名人、名事、名物為主題進行藝術創作,一面內畫,一面書法,頗有馬少宣之韻味。他的內畫鼻煙壺藝術價值、觀賞價值、收藏價值都很高。其中《狂生圖》、《岳陽樓》等五百多件作品被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二十幾個國家的藝術鑑賞家收藏。”
2007年8月董重里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鼻煙壺鑑賞寶典》。
該書在95頁介紹冀派內畫時這樣說:“冀派是內畫大師王習三創立的,並被被衡水市政府等相關單位授予“冀派內畫泰斗”稱號。王習三還先後培養出眾多內畫名家,如王百川、陳潤朴、王冠宇、索振海、付國順、劉和平(外畫古月軒)、董雪等。此外,張增樓、李廣立、何水清的內畫藝術也別具一格,獨具特色。尤其是何水清的墨地留白書法內畫鼻煙壺及仿馬少宣的歐體書法內畫鼻煙壺更是讓人拍案叫絕。總之,冀派內畫藝術人才輩出,新秀不斷湧現,為中國內畫鼻煙壺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何水清潛心內畫藝術,對自己的聲名看的很淡,他甚至很少參加冀派內畫藝術圈內的活動,冀派內畫藝術的書報期刊上,找不到他的名字和介紹,以至於冀派內有的年輕內畫家不知道有何水清這么個人,不知道冀派內畫中有人搞馬派藝術。有朋友勸他做一些必要的宣傳推介,他從不積極。他說,歷史上傳下來的內畫精品傑作,是靠東西好,不是靠宣傳。前輩大家付出畢生心血,才為我們留下可學可追的榜樣。我們不求什麼虛妄的名號,只求有過硬的作品。如果能為內畫藝術的發展,能為馬派內畫藝術傳承,做點實際工作,留下點讓人喜歡的作品,就算對得起前人了。

鼻煙壺內畫藝術家

人物簡介

何水清,男,河北省饒陽縣人,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鼻煙壺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內畫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北省內畫藝術研究會會員。
何水清自幼喜歡書畫,天資聰慧。1974年開始從事內畫藝術學習,經十餘年潛心研究,精通了山水、人物、花鳥各種內畫技法。由於他書法功底深厚,1984年開始致力於清代內畫藝術大師馬少宣內畫藝術的研學探討,從事以馬派藝術為基礎的創作,使馬派內畫藝術重放光彩。

藝術特色

在繼承的基礎上超越創新,獨闢蹊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既可在煙壺內壁上繪畫,而且能正楷真書。藝術作品有:《狂生徐渭》,《岳陽樓》,《六一居士歐陽修》,《范仲淹》,《雲林居士倪瓚》等,具有高超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其中代表作《范仲淹》,於壺內兩拇指蓋面積內恭書小楷全篇《岳陽樓記》可謂罕見珍品。其後又創造出肖像煙壺《曹雪芹》,《韓愈》,《張衡》等,系列煙壺《中國歷代十大書法家》,《孫子兵法十三篇》等,受到國內外藝術家和收藏家的高度好評。後更發展出碑拓內刻煙壺,堪稱內畫一絕。啟功,趙朴初等藝術家觀後都欣然命筆題詞,稱賞不已。個人事跡被收入《中國當代名人錄》,《世界名人錄》,作品曾被美國,英國,法國,中東國家及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台灣,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收藏家所收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