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休評傳

何休評傳

《何休評傳》是黃朴民 著 ,由南京大學出版社 於2002年4月1 日出版。這本書是國內第一部全面系統地評論何休學術思想成就的專著,何休是東漢晚期思想界的巨擘。他畢生從事今文經學的研究,著作相當豐富,尤其是他窮十餘年精力撰成的《春秋公著傳解詁》是一部留存至今,對後世有重大影響的著作。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 者:黃朴民
出 版 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2-4-1
版 次:1頁 數:342字 數:243000印刷時間:2002-4-1開 本:紙 張:膠版紙
印 次:I S B N:9787305031885包 裝:精裝

內容簡介

何休是東漢晚期思想界的巨擘。他畢生從事今文經學的研究,著作相當豐富,尤其是他窮十餘年精力撰成的《春秋公著傳解詁》是一部留存至今,對後世有重大影響的著作。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全面系統地評論何休學術思想成就的專著。全書共八章,分析了何休所處東漢晚期的政治形勢、經學的困境,闡述了何休的生平和輝煌的學術生涯,進而以《公羊》學為核心,從“大一統”的政治思想入手,對何休的“大一統”、“進夷狄”,“張三世”、“文致太平”,尚“偏戰”、貴“井田”以及“災異觀”等一系列的政治、軍事、經濟、倫理、哲學等思想,作出了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評價。本書資料翔實,論點有據,行文流暢,頗多獨到之見。

作者簡介

黃朴民,男,浙江諸暨人,1958年8 月生於浙江紹興市。1982年杭州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1985年於杭州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學位;1988年于山東大學歷史系獲博士學位。同年入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略部從事軍事史、古代兵法的研究,曾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專業博士生導師。2002年7月退役,現為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特聘理事、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理事、教育部省屬高校重點社科人文研究基地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代表性專著有:《春秋軍事史》、《天人合一:董仲舒與兩漢儒學思潮》、《孫子評傳》、《何休評傳》、《刀劍書寫的永恆:中國傳統軍事文化散論》、《孫子兵法解讀》、《中華統一大略》(合著)、《中國古代的皇權與將帥》、《戰國軍事史》(合著)、《五千年的征戰:中國軍事史》(合著)等;主編有:《孫子探勝》、《孫子兵法及其現代價值》、《中國歷代軍事思想教程》等;曾在海內外各類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個人撰著和參與撰寫的學術成果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入選圖書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中國圖書獎、首屆全國青年優秀社科成果獎、中國優秀古籍圖書獎、全國圖書金鑰匙獎等獎勵。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兩漢思想史、中國軍事史。

目錄

第一章 何休所處的時代
一、東漢末年深重的社會危機
二、漢末的儒林大分化
三、經學的困境
第二章 何休的生平與事跡
一、家世與學術淵源
二、在政治與學術的漩渦中沉浮
第三章 孤獨前行的《公羊》巨子
一、抗衡古文經學
二、著作等身
三、功在《公羊》
第四章 “大一統”與“進夷狄”
——何休的政治思想體系
一、“大一統”思想的弘揚者
二、“仁義”說與“禮樂”觀
三、“夷狄進至於爵”的民族思想
第五章 “張三世”與“文致太平”
——何休的歷史哲學理論
一、開創《公羊》“三世說”的嶄新境界
二、“通三統”與“春秋”王魯
第六章 尚“偏戰”與貴“井田”
——何休的軍事與經濟思想
一、崇禮尚仁的軍事思想體系
二、以倡導井田為中心的經濟學說
第七章 天人之際
——何休的災異觀念
一、《公羊》學“災異”觀傳統及其對何林的影響
二、何休對《公羊》“災異”理論的繼承和發揮
三、何休陰陽災異理論的現實精神
第八章 從中衰到復興
——何休學說的歷史命運
一、在歷史的波谷中沉浮
二、統一與進化的雙重變奏
索引
重要人名索引
重要文獻索引
重要詞語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