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綠色建築

低碳綠色建築

《低碳綠色建築》是2013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祖達。

內容簡介

低碳綠色建築 低碳綠色建築

《低碳綠色建築:從政策到經濟成本效益分析》緊緊抓住政策機制這個關鍵,著眼於經濟效率,採用成本效益分析手段,引入產權、剩餘索取權等概念,對我國建築節能減排政策體系、低碳綠色建築和低碳生態城建設政策進行了深入剖析和科學論證,建立了成本效益分析模型,為低碳政策的制訂和評價提供了分析工具,並以兩個實踐案例對研究成果加以驗證。

編輯推薦

《低碳綠色建築:從政策到經濟成本效益分析》對於中國當前的綠色建築發展及其政策體系、國內外綠色建築成本效益研究成果和經濟效率角度下的綠色建築政策均有詳盡的解讀和論述,用以支持建立有經濟效率的綠色建築激勵政策。

作者簡介

葉祖達,博士。從事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和土地經濟研究25年,其間在中國內地和香港以及北美生活工作,曾負責統籌規劃研究大型城市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計畫。葉祖達畢業於香港大學地理系,此後又在英國利物浦大學完成城市設計碩士學位,並於北京大學取得理學博士學位。他曾任中國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香港規劃師學會會長,並被內地不同城市與單位委任為規劃顧問。他是英國皇家城市規劃學會會員、加拿大規劃學會會員及中國香港規劃師學會資深會員。葉祖達任ARUP奧雅納(中國)規劃/發展總監,負責中國區規劃設計業務。他同時在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中心進行研究,近年在境內外各城市規劃和實施了不少以可持續發展為驅動原則的低碳城市、氣候變化應對、循環經濟規劃項目,並經常被邀在海內外不同國際研討會發言,在學術期刊發表文章與看法。近期著有《低碳生態空間:跨維度規劃的再思考》一書。他也被香港中文大學委任為榮譽兼職教授。他的規劃項目多次獲得國際規劃獎項,包括連續兩年獲得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學會ISOCARP2009及2010全球規劃大獎、2011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中國香港綠色建築議會2008及2010最高大獎、2012優異獎(研究規劃)、2010金經昌中國城市規劃優秀論文獎、中國香港規劃師學會2007、2009、2012規劃銀獎。

目錄

序1

序2

序3

前言從綠色建築想到“母子定理”

第一章為何要分析低碳綠色建築的經濟效率問題?

1.1中國建築能耗現狀及政策方向

1.2“十二五”建築節能專項規劃

1.3低碳綠色建築的經濟效率:從政策到項目的成本效益

第二章中國綠色建築的地理分布

2.1綠色建築地理分布的“空間非均勻性”

2.1.1國外對綠色建築地理分布的研究

2.1.2對我國的綠色建築數量在不同城市的地理布局的研究

2.2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2.3我國綠色建築的地理位置分布

2.4綠色建築項目地理分布的驅動因素

2.4.1城市巨觀經濟環境因素

2.4.2城市房地產環境因素

2.4.3不同星級綠色建築地理分布分析

2.5小結

第三章國內外綠色建築成本效益研究回顧

3.1“綠色建築”的定義、成本、效益

3.1.1“綠色建築”的一般定義

3.1.2綠色建築的“成本”及“效益”

3.2國外對綠色建築成本效益的研究

3.2.1美國綠色建築成本效益研究

3.2.2澳大利亞綠色建築成本效益研究

3.2.3英國《可持續住宅設計規範》的成本研究

3.2.4國外其他綠色建築成本效益研究

3.3我國對綠色建築成本分析方法的研究

3.3.1財務評估與經濟評估

3.3.2我國綠色建築項目的成本分析方法

3.4我國綠色建築技術成本研究案例

3.4.1《中國低碳生態城市發展戰略》:中國綠色建築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3.4.2從《綠色建築評價標準》角度考慮建築成本的研究案例

3.4.3對個別綠色建築成本的研究案例

3.5小結

第四章低碳綠色建築政策:經濟效率理論

4.1傳統城市規劃建設政策手段的經濟理論基礎

4.1.1城市規劃建設面對市場失靈現象

4.1.2城市規劃建設與外部性理論

4.1.3以福利經濟學為基礎的“庇古稅”

4.1.4從污染排放管制看政策選擇:命令控制和市場機制

4.2從產權理論看經濟效率

4.2.1帕累托最優的基本假設局限

4.2.2產權理論的經濟效率考慮

4.2.3由共有產權到私有產權

4.2.4剩餘索取權的配置理論

4.2.5交易成本

4.2.6產權界定和低碳城市規劃綠色建築政策

4.3控制碳排放量:綠色建築政策的經濟效率理論

4.3.1低碳綠色建築建設政策:邊際成本和邊際效益

4.3.2低碳綠色建築:公共物品

4.3.3碳排放量控制:公共物品帶來的外部性問題

4.3.4低碳綠色建築建設和產權理論

4.4低碳綠色建築建設:經濟效率與公共政策選擇

4.4.1不干預市場的不作為

4.4.2自願減排行為

4.4.3“命令與控制”政策

4.4.4懲罰稅收政策

4.4.5經濟激勵政策

4.4.6排放權交易政策

4.5從綠色建築引申到低碳城市建設:經濟效率的三個問題

4.5.1政府失靈:城市規劃建設政策在計畫秩序上的局限性

4.5.2低碳生態城市規劃建設政策:剩餘索取權概念的套用

4.5.3城市規劃建設:交易成本理論的套用

4.6城市碳排放交易計畫

4.6.1發展城市碳排放交易系統的背景

4.6.2東京都碳排放交易系統

4.7小結

第五章我國建築節能減排政策體系

5.1建築節能減排:政府管制政策體系

5.2我國建築節能減排經濟政策體系

5.2.1建築節能經濟激勵政策

5.2.2供熱價格:外部性與產權配置

5.2.3建築節能標識與交易成本

5.3“十二五”建築節能專項規劃

5.4從經濟效率的角度對我國建築節能減排政策的評述

5.5小結

第六章低碳綠色建築:成本效益分析

6.1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與成本效益分析

6.2成本效益分析:概念與方法

6.2.1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

6.2.2國外在成本效益分析套用的先行者:美國和英國經驗

6.2.3我國在環境規劃領域對成本效益分析的研究

6.2.4為何成本效益分析得到廣泛套用?

6.3套用於低碳綠色建築的成本效益分析:基本估算模型

6.3.1一般估算模型

6.3.2評價指標及決策準則

6.3.3低碳綠色建築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過程和步驟

6.4低碳綠色建築成本效益考慮的特殊性

6.4.1控制碳排放政策手段:剛性指標

6.4.2低碳綠色建築建設政策的成本因素

6.4.3碳排放的社會成本問題:邊際成本和邊際效益

6.4.4國內外碳排放社會成本的研究及建議

6.4.5碳排放量指標交易與碳社會成本

6.4.6低碳綠色建築建設政策的效益因素

6.5低碳生態城市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深化

6.5.1從剛性碳排放指標推算成本效益

6.5.2從公共政策理念看低碳綠色建築的社會成本

6.6低碳城市規劃政策:成本效益分析模型

6.6.1成本效益分析的披露原則

6.6.2成本效益分析模型

6.7小結

第七章幕例分析1控制性詳細規劃:低碳綠色建築指標的戚市效益分析

7.1石家莊正定新區低碳生態詳細規劃

7.2項目區位和位置

7.3低碳生態詳細規劃研究

7.3.1低碳生態詳細規劃研究架構

7.3.2低碳綠色建築建設戰略

7.3.3對低碳綠色建築指標體系的補充建議

7.4建立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措施:實施低碳綠色建築建設

7.5低碳綠色建築建設指標的經濟成本效益分析

7.6外部成本效益的內部化

7.7低碳綠色建築建設的社會整體效益:碳減排量估算

7.8小結

第八章案例分析2我國綠色建築成本效益實證研究

8.1實證研究的主要論點

8.2研究分析框架

8.3綠色建築目的成本分析

8.4綠色建築項目的效益分析

8.5不同綠色建築技術措施之相對效率

8.6市場價格承受力分析

8.7小結

第九章低碳綠色建築的巨觀經濟效益評估

9.1綠色建築對巨觀經濟影響的理論框架

9.1.1後向直接消耗關係和完全消耗關係

9.1.2前向直接分配關係和完全分配關係

9.1.3房地產業對關聯產業的總帶動效應

9.2評估低碳綠色建築對關聯產業的總帶動效應

9.3綠色建築建設對社會就業的帶動效應

9.3.1房地產對社會就業的帶動效應測算

9.3.2綠色建築社會就業總帶動效應:實證分析

9.4小結

結話綠色建築的經濟維度

感謝語

作者簡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