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放廢物

低放廢物

低放廢物全稱低水平放射性廢物。指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或濃度較低,在正常操作和運輸過程中通常不需要禁止的放射性廢物。 低放廢物在放射性廢物中所占份額很大,但其處理和處置方法相對簡單,費用低。

介紹

低放廢物是按放射性比活度進行的放射性廢物分類之一。根據我國“輻射防護規定”(GB8703-88),從處理和處置的角度,將放射性廢物按比活度和半衰期分為高放長壽命、中放長壽命、低放長壽命、中放短壽命和低放短壽命等五類。後二者統稱為低放廢物。

排放標準

各國的放射性廢物分類方法差別很大,尚沒有統一標準。國際原子能機構按處置要求的分類標準把放射性廢物分為:免管廢物、低中放廢物和高放廢物。低中放廢物又分為短壽命低中放廢物和長壽命低中放廢物。中國的《放射性廢物的分類》標準(GB9133-1996)規定:低放氣體廢物,排放限值為放射性濃度A≤4×10^7貝可/立方米;低放液體廢物,排放限值小於A≤4×10^6貝可/升;低放固體廢物,清潔解控水平小於A≤4×l0^6貝可/千克。

處理方法

一般來說,低放廢物和中放廢物的處理方法基本相同,即縮小體積和轉化為穩定的固化體。對於低密度的具有相對較大體積的物料,可採用焚燒、壓縮的辦法將它們的體積減小,而對於許多易分散的廢物,即應將其固化。

低放固體處理

不可燃低放固體廢物,可採用去污、機械拆卸、壓碎、熔化、溶解等減小廢物體積的方法。採取化學試劑和物理方法去污後,作為一般廢物處理。對玻璃器皿、過濾器可用壓碎方法處理,對於金屬廢物可用熔融碳酸鈉處理。

可燃性低放廢物主要採用焚燒法處理。把廢物氧化焚燒成灰渣,將灰渣固化後儲存或進行處置。焚燒過程的尾氣進行適當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後排入大氣。

低放液體處理

對於低放液體,可採用水泥固化發、瀝青固化法或塑膠固化法進行處理,這些方法已實現工業化。

(1)水泥固化

水凝水泥(普通水泥)固化工藝是各國最常用的中、低放廢液固化技術。用水泥做固化劑往往要加入添加劑,如矽酸鈉、菸灰、黏土、TBP等,以改善水泥固化的效果。將水泥固化產物浸澆聚苯乙烯,可大大提高固化體的機械強度和抗浸出性。

(2)瀝青固化

把瀝青加熱熔融後與廢物混合、冷卻,便可得到固化體。瀝青固化工藝比較簡單,國外已經廣泛用於中、低放廢液固化處理,但需要對尾氣和二次廢物作進一步處理。

(3)塑膠固化

是用塑膠作介質包容各种放射性物質的固化方法,目前研究較多的塑膠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膠固化是國際上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固化技術,目前尚處於中間試驗或初級工程階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