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I.

伯格曼,I.

瑞典導演、劇作家和影片製作人。生於烏普薩拉市,父親是牧師。伯格曼從學生時代開始參加學生劇團演出,擔任過業餘話劇團團長。1940~1942年任斯德哥爾摩歌劇院助理導演。1940~1944年為瑞典影業公司編寫劇本並任導演。1944~1946年應聘為瑞典南部小城海爾辛堡市劇院院長兼導演。他聚集了一批青年演員,大膽嘗試,一年導演10部劇作,為以後的藝術生涯奠定了基礎。1946年起先後出任哥德堡市劇院、馬爾默市劇院、斯德哥爾摩皇家話劇院導演。1969年創立自己的電影公司,主要拍攝自編的劇本。

伯格曼,I.

正文

瑞典導演、劇作家和影片製作人。生於烏普薩拉市,父親是牧師。伯格曼從學生時代開始參加學生劇團演出,擔任過業餘話劇團團長。1940~1942年任斯德哥爾摩歌劇院助理導演。1940~1944年為瑞典影業公司編寫劇本並任導演。1944~1946年應聘為瑞典南部小城海爾辛堡市劇院院長兼導演。他聚集了一批青年演員,大膽嘗試,一年導演10部劇作,為以後的藝術生涯奠定了基礎。1946年起先後出任哥德堡市劇院馬爾默市劇院斯德哥爾摩皇家話劇院導演。1969年創立自己的電影公司,主要拍攝自編的劇本。

伯格曼,I.伯格曼,I.

1976年,伯格曼移居聯邦德國,在慕尼黑劇院任導演。到1978年他已導演過65部較重要的舞台劇,40部電影,還有不少廣播劇電視劇。他曾導演過J.A.斯特林堡H.易卜生莫里哀T.威廉斯А.П.契訶夫等人的劇作。伯格曼認為戲劇有三項要素,即主題、演員和觀眾,它們彼此不斷對抗和互相影響。演員是舞台上惟一重要因素,道具、場景應樸實、明了,導演要忠實於作品的內在精神實質,運用靈活的舞台空間,充分估計觀眾的反應能力。他的導演藝術想像豐富,簡潔有力,具有創新精神。
伯格曼創作了40餘部劇本,主要有《拉克爾和電影院引座員》(1946)、《莫尼卡夏遊記》(1953)、《夏夜的微笑》(1955)、《野草莓》(1957)、《電影三部曲》(1961~1963)、《魔笛》(1975)和《傀儡的生活》(1980)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