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公

伯公

一,伯公,親屬名稱:即祖父的哥哥(常見於客家語、閩南語、粵語日常使用詞)二,伯公,漢族諸神信仰之一。客家人稱土地公為“伯公”。漢族民間大多數地區以土地爺稱呼,台灣地區漢族民間稱福德爺、土地公伯、土雷公、福神。潮汕地區土地公的名號是“福德老爺”。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是管理土地的神祇。。

土地公

土地公神像土地公神像

潮汕和

客家有些地方把土地公稱為“伯公”“土地爺伯”。

稱呼雖然不同,但虔敬的心事一樣的。由這個稱呼可以明顯到,這位土地的守護神,有如家中叔伯等長者般親切與尊敬,是故伯公對鄉親來說有著較其他族群更為深厚的歷史與情感,潮汕土地爺神誕每年的農曆六月廿六。

客家伯公生日為二月二,惠州客家童謠“節朔歌”道:“正月正,二月伯公生……”。

親屬稱謂詞

祖父的兄長,在 中國南方一些地方將爺爺的哥哥叫做伯公,相應地爺爺的弟弟稱為 叔公。

需要注意的是,伯公、叔公多屬於“ 面稱”稱謂,而不非“敘稱”稱謂。伯公、叔公的“敘稱”稱謂分別是 伯祖、 叔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