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劍[北京郵電大學教授]

伍劍,北京郵電大學教授。1999年於清華大學獲博士學位,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IEEE/IET會員、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北京青年通信委員會委員、第三屆中國通信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曾任863重大專項“高性能寬頻信息網(3Tnet)”光傳輸與網路規劃專家組專家。

人物經歷

2001.5-目前,北京郵電大學大學副教授、教授,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研究院責任教授,主要從事光網路及光子格線、大容量光交換技術及光子路由器、光時分復用技術及超高速光傳輸系統、光信息處理技術及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006.7-2006.9,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短期訪問學者,受教育部重點科研項目資助,合作研究基於光子晶體和MEMS技術的光電子器件的設計、製作和套用技術。

1999.4-2001.4,北京郵電大學,博士後,做為主研人員承擔863重點項目“40Gb/s光時分復用關鍵技術”的研究工作,全面負責系統平台建設;做為負責人承擔1項863-317組長基金的研究工作。2001年此項研究成果作為高校代表參與863十五周年成就展。

1995.3-1999.3,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做為主研人員參與基金重點項目“光孤子傳輸技術”的研究,分別獲得“光華獎學金”二等獎、“東方通信獎學金”一等獎、“清華之友-杜邦獎學金”一等獎。獲校級優秀論文,研究成果2000年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單篇文章最高SCI他引13次。

1992.7-1995.2,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工程系,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基於分散式光纖感測的智慧型蒙皮及結構技術,獲“馬士修獎學金”。獲校級優秀論文特等獎等。

目前為北郵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責任教授,領導“先進光網路與光信息處理研究組“ ,從事光網路及光子格線、大容量光交換技術及光子路由器、光時分復用技術及超高速光傳輸系統、光信息處理技術及器件,以及光纖感測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貢獻

所領導建立的面向突發業務的光分組交換試驗網路平台是此領域世界上5個著名的網路平台之一;與日本KDDI合作建立的全光分組交換網路/GMPLS網路試驗平台,則是國際上第一個業務驅動的多層多域透明光網路試驗平台,為國際領先水平,在2009年的ECOC(歐洲光通信大會)上被光分組交換技術的鼻祖D. J. Blumenthal教授(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高度評價;作為中方負責人參與歐盟FP6 NoE(Network of Excellence)項目ePhoton-one的研究工作,並參與了滾動FP7項目ePhoton-one+的研究工作,這是光通信領域國內研究機構首次參與的歐盟高水平研究計畫;同時應邀在本領域頂尖國際會議(OFC、ECOC、ONDM、OECC、LEOS等)上做特邀報告15次。

在國內外會議及期刊上發表論文280餘篇(SCI論文>150餘篇),合作出版專著2本:《面向未來的光交換網路及其器件技術》,電子工業出版社;《Enabling Optical Internet with Advanced Network Technologies》,Springer London Press。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8項,美國發明專利1項,國際專利1項,與英國合作夥伴提交一項OGF(Open Grid Forum)標準草案OGF-128“Grid Optical Burst Switched Networks”。

近年來參與或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包括:

863目標導向項目“160Gb/s單波道高速光傳輸關鍵技術與實驗系統”,項目負責人,單信道速率達640Gb/s,為目前國內單信道速率最高的傳輸系統。

863重大項目“光突發交換網路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

863重大項目“業務導向的光突發交換網路”,項目負責人。

科技部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多業務驅動的自組織光網路的控制與管理技術(英國)”,主研人員等。

國家重大專項“低成本的多波長乙太網綜合接入系統項目”,主研人員。

863目標導向項目“100GE光乙太網關鍵技術研究與傳輸試驗平台研製”,主研人員。

獲獎記錄

2001年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3年獲北京市“科技新星”計畫資助。

2005年獲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畫資助。

主要從事高速光纖通信系統、全光網路、全光信息處理器件及技術等的研究,主持及參與多項國家863計畫、自然科學基金和其它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80餘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