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里其鄉

伊里其鄉位於和田市城東四千米處,面積26.64平方千米,總人口2.4萬人,其中維吾爾族占人口的99%以上。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伊里其鄉位於和田市城東四千米處,伊里其,維語譯意為“民間”,由“艾里以奇”演化為“伊里其”鄉。伊里其鄉西北側與玉龍喀什河相連,東與古江巴格鄉接壤,西南側緊鄰城區和肖爾巴格鄉,正南側是大巴扎,西側與拉斯奎鎮相接,北側與和田縣英爾里克鄉相鄰,

伊里其鄉轄區總面積4150公傾,其中耕地面積1066.67公頃。截止2008年伊里其鄉有7913戶、29376人(其中維吾爾族占人口的99%以上,漢族僅有564人,回族12人)。伊里其鄉有中學1所,分校3所,教職工286人,學生1502人;國小1所,分校13所,教職工276人,學生4168人;雙語班1個,學生47人。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48人,村衛生室3所。

伊里其鄉鄉鎮企業發展較快,主要有建築、交通運輸、地毯加工、玫瑰花加工等私營企業21個、個體企業796個,從業人員1840人,總產值3519萬元。

行政區劃

伊里其鄉代碼:653201201,伊里其鄉轄17個村委會、76個村民小組。村委會:克孜克代爾瓦扎村、英巴扎村、納瓦格村、阿特巴扎村、肖拉克村、托萬阿熱勒村、夏瑪勒巴格村、阿熱勒村、托甫恰村、賽其阿克塔什村、阿熱肖拉克村、阿熱坎特村、蘇開墩村、依蓋爾其村、阿克鐵熱克村、亞甫拉克村、肖爾巴格村。

歷史沿革

伊里其鄉1959年更名為鵬程公社,屬和田縣;1978年更名為和田鎮,屬和田縣;1984年3月劃歸和田市,稱和田鎮;1984年11月,和田鎮改為伊里其鄉,鎮基層撤銷管區,大隊改為村。駐地:伊里其巴扎(位於和田市加買路3號)。1999年4月,鄉黨政機關由市區加買路3號搬到現在的新315國道旁,駐地伊里其鄉肖拉克村。伊里其鄉人民政府地處和田市區東南側,距市中心5千米,新315國道穿鄉而過,公交8路車直通鄉政府,同時,村村均通柏油路,交通十分便利。

自然地理

伊里其鄉地勢南高北低,沙質土壤,屬典型的沙漠乾旱大陸型氣候,年平均氣溫13℃。年光照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春夏季風沙浮塵多。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30千伏/平方厘米,生長季節的光輻射量為143.1千伏/平方厘米,光合有效輻射量72.8千伏/平方厘米,年降水量36.0mm,年蒸發量730mm--900mm。地下水資源豐富,儲量約5億立方米。主要自然災害有春旱、夏澇災等。

強村介紹

伊里其鄉亞布拉克浙江新村位於和田市東北側,距市中心7.5公里,距鄉政府10公里。新村占地總面積約340畝199795㎡,其中總居住面積12307㎡,總工建面積3219㎡,轄3個村民小組,人口198戶993人;村委會面積372㎡,學校面積2475㎡,特殊用地1畝,每戶宅基地1畝,居住農戶111戶,其中A戶型79戶,每戶99㎡,B戶型32戶,每戶66.3㎡。新村主幹道12米,次幹道10米,巷道4米。總建築總面積10550㎡,工程總造價1075萬元。

亞布拉克浙江新村按照統一層高、統一外觀設計的原則,進行特色實用村莊建設規劃,新村建成後,村委會四室一場配套齊全,綠化合理,學校、市場、浴室、衛生所、商店等能滿足民眾就學,就醫、購物、娛樂等需求,為全市乃至全地區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起到樣板作用,為我鄉努力構建和諧、文明、安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墊定了堅實的基礎和無比的信心,為和田市在南疆快速崛起的史冊里記載光輝的一篇歷程。

所屬城市

和田市是和田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崑崙山北麓,玉龍喀什河西岸。東鄰洛浦縣,西、南、北與和田縣相接。市區距烏魯木齊公路里程1513千米。總面積約48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28萬人,其中城市人口約9.6萬人,約占總人口的34.3%。有維吾爾、漢、回、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塔塔爾等民族。

全市南高北底,北寬南窄,由南向北傾斜。是喀拉喀什河與玉龍喀什河的沖積平原。屬典型的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不寒,春季多風沙浮塵天氣,年均氣溫12.2℃,年均降水33毫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