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弗拉基米羅維奇·科瓦廖夫

蘇聯交通部長

伊萬·弗拉基米羅維奇·科瓦廖夫(1901-1993),技術兵中將(1943.9.15)。紅軍軍事交通局局長,1944年後蘇聯交通人民委員兼。他的前任是是從卡岡諾維奇,卡的前任是安德烈·瓦西里耶維奇·赫魯廖夫大將 ,再往前是安德列·安德列耶維奇·安德列耶夫揚·埃爾斯托維奇·魯祖塔克費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基,這都是蘇聯顯赫一時的高級政治軍事幹部,在極其困難的戰爭條件下,他做到了鐵路運輸暢通,保證了前線全部所需的物資供應,保證了部隊經鐵路向前方補充和調動。他在俄羅斯軍事學院2002年的評定中被認為是對戰爭有極大貢獻的10大軍兵種負責人之一。

蘇聯駐華代表

伊萬·弗拉基米羅維奇·科瓦廖夫伊萬·弗拉基米羅維奇·科瓦廖夫
戰後科瓦廖夫負責領導修復和重建全國被戰爭破壞的鐵路、道路和橋樑,1948年4月因“在工作中揮霍浪費”被史達林撤職,改任蘇聯部長會議全權代表兼中東鐵路負責人,協助東北解放區恢復鐵路運營。表面看是鐵路運輸部門負責人,實際是蘇聯在我國東北變相的殖民地總督。中長路局本身就是個小政府,政治、軍事、經濟、情報全管,它是仿照日本當年在東北的滿州鐵路株式會社(滿鐵)搞起來的。當中共尚未取得全國政權時,蘇聯在中國的最高負責人不同時期分別設在廣州、上海、重慶、南京、哈爾濱(新疆由於和內地交通不便,蘇聯有單獨的指揮系統,先是在盛世才的邊務處,後來是在三區革命的部隊里),基本上都是軍人和專職情報偵察人員。遼瀋戰役的勝利使我黨在東北牢牢站住了腳,成了可靠的根據地,蘇聯在華指揮的大本營當然要放在東北。他和東北王高崗打的火熱。 他曾隨蘇共政治局委員阿納斯塔斯·伊凡諾維奇·米高揚 密訪西柏坡。淮海戰役勝利後,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遷往北平,科瓦廖夫馬上帶著蘇聯駐北平總領事齊赫文(實為蘇聯部長會議情報委員會北平站站長)到香山見毛主席,問以後的交往方式,主席讓他們和北平市長葉劍英聯繫。齊赫文就把他們所掌握的北平地區的政治軍事情報以及他們手裡的一批情報員都端給了葉(這是科瓦廖夫請示史達林後,史達林親自命令的)。葉一看,好傢夥!比我們了解的還要豐富詳實。1949年他陪同劉少奇、高崗訪蘇期間,受高崗蠱惑,以高的談話為依據,向史達林及聯共政治局遞交報告稱:中共高層內有以劉少奇、周恩來為首的親英美派和以高崗為首的親蘇派。並附由高崗提供的一些素材。1950年又安排毛主席訪蘇。毛主席開始和史達林談得不順,斯感覺毛主席有委屈,於是把科當替罪羊,說他是技術幹部,不懂政治,也沒有政治經驗,或許在政治上完全是個門外漢;他如果鑽到政治里,就會你老鼠鑽進風箱裡一樣。這是外交辭令,讓雙方都能下台。,史達林又把高崗這個絕密檔案作為禮物送給了毛澤東,以示中蘇兩黨關係親密無間。這件事在1954年清算高崗時起了不小的作用,成為高崗“裡通外國”的證據。本來 科瓦廖夫和高崗都是史達林和毛澤東信任並重用的人物。高崗和科瓦廖夫的交往也是毛澤東授予全權,以後黨內矛盾擺不平,高崗成了犧牲品,跟科瓦廖夫的交往給打成裡通外國是順理成章的。1950-1951年科回國後轉任頓涅茨克鐵路局長,1951年任蘇聯煤炭工業部專管煤炭運輸的副部長,1957年又調回蘇聯國防部管軍運。他寫有回憶錄《偉大衛國戰爭中的運輸戰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