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河鯨

伊河鯨,鯨目(Cetacea),是海豚科哺乳動物,主要分布於從孟加拉灣到澳大利亞以北,以及東南亞各國沿岸地帶的熱帶溫暖海域,也進入布拉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河等較大的河流中。

基本信息

長著圓錐形牙齒的鯨類-伊河豚

簡介

伊河豚的體長為210一250厘米。頭部圓鈍,由噴氣孔往前的部分呈圓形膨大。沒有喙,在一張大嘴的周圍有唇狀的隆起。眼睛很發達,位於口角的後上方。外耳孔開口於眼睛的略後方。噴氣孔的位置則比較偏,位於身體中線的左側。從側面看,它的頸部比較明顯。上頜的牙齒略多,而且都略小於下頜的牙齒,直徑約為6毫米左右。第1一2枚頸椎癒合。肋骨為14對,前8對是雙頭肋。背鰭較小,位於身體中間略微靠後,尖端後屈。鰭肢比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具有5指。肛門位於身體後部1/3處。尾部較小,背側和腹側都有較窄的棱狀皮膚嵴,尾鰭很寬。身體的背部為暗灰藍色或近似黑色,向腹面逐漸變淡。每個鰭的兩面幾乎都和背部的顏色相同。雌獸有一對乳房,開口於鼠溪部,子宮為雙角子官。

分布

伊河豚主要分布於從孟加拉灣澳大利亞以北,以及東南亞各國沿岸地帶的熱帶溫暖海域,也進入布拉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河等較大的河流中,在我國可能分布於南海

特點

伊河豚喜歡集成2一3隻的小群一起活動,很少單獨活動。一般每隔70一150秒鐘或更長的時間就浮出水面換氣一次,呼吸時間非常短促。呼吸時先將噴氣孔露出水面,然後還是頭部先進入水中,接著背部也靜靜地沉沒到水面之下,但尾鰭一般不露出水面。游泳時常常扭動著身體,很少全身都躍出水面。主要以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為食。伊河豚在分類學上隸屬於海豚科、伊河豚屬。伊河豚屬僅有伊河豚1種,具有背鰭,沒有明顯的喙,上、下頜均具有牙齒等特點與其他屬類似,但它的牙齒比較多,至少上頜每側多於15枚,而且牙齒呈圓錐形,特別是僅有2枚頸椎癒合,較為獨特,因此也有人把它單獨劃分為1個科,即伊河豚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