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

《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是由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COSO制定發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企業風險管理的基礎性前提是每一個主體的存在都是為它的利益相關者提供價值。所有的主體都面臨不確定性,管理當局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在為增加利益相關者價值而奮鬥的同時,要確定承受多大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可能會破壞或增加價值,因而它既代表風險,也代表機會。企業風險管理使管理當局能夠有效地應對不確定性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和機會,增進創造價值的能力。

作者簡介

coao是Treadway委員會(Treadway Commission,即反欺詐財務報告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通常根據其首任主席的姓名而稱為Treadway委員會)的發起組織委會員(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的簡稱。Treadway委員會由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AICPA)、美國會計學會(AAA),國際財務經理協會(FEI)、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和管理會計師協會(IMA)等5個組織於1985年發起成 立。1987年,Treadway委員會發布一份報告,建議其發起組織共同協作,整合各種內部控制的概念和定義。1992年COSO發豈有此理了著名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1994年作出局部修訂),成為內部控制領域最為權威的文獻之一。2003年7月,COSO發布了《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徵求意見稿)》,經過一年多的意見反饋、研究和修改,2004年9月發布了最終的文本。本書就是按照2004年9月正式發布的文本進行翻譯的。

方紅星,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博士,兼任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社長,編審,東北財經大學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三友會計研究所所長。主要學術兼職有財政部分計準則委員會諮詢專家、中國會計學會理事、中國成本研究會理事、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組成員、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常務理事及多家學術期刊編委。

目錄

內容接要

基本框架

1 定義

2 內部環境

3 目標設定

4 事項識別

5 風險評估

6 風險應對

7 控制活動

8 信息與溝通

9 監控

10 取能與責任

11 企業風險管理的局限

12 該做些什麼

附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