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產與物流管理

1.2.1 2.4.1 8.2.1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叢書名: 普通高等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系列教材
平裝: 27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2187752
條形碼: 9787302187752
尺寸: 22.8 x 18.2 x 1.6 cm
重量: 440 g

作者簡介

馬士華,1956年生。1995年在華中理工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研究所所長。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武漢市政府參事。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管理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長期從事生產運作和供應鏈、物流管理萬面的教學與研完工作。作為負責人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課題2項、國家高技術863/CIMS課題4項、教育部及湖北省基金課題4項,以及30多項企業委託的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有關的諮詢、規劃項目。主持的“生產5運作管理”被評為2006年國家級精品課程。2006年被中國物流學會評為全國首屆有突出貢獻的物流專家,承擔的國家863/CIMs課題“集成化供應鏈管理模式與運作方法研究”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供應鏈管理”獲2000年全國首屆寶供物流理論創新二等獎。
林勇 1975年生。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任職於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生產運作與物流管理系。2007年10月-2008年9月在劍橋大學工程系做訪問學者,2001年在香港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系任助研(RA)。主要從事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生產與運作管理、生產計畫與庫存控制等領域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作為第二負責人和主要完成者多次參與國家865/ClMS、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並多次主持和參與企業合作項目。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供應鏈管理》、《供應鏈通用件庫存管理》、《供應鏈庫存管理》、《物流管理基礎》等著作。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博士論文獲“2003年度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稱號。

內容簡介

企業生產與物流管理》詳細介紹了生產運作和生產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系統地闡述了生產運作管理的目標和內容、運作戰略、生產物流戰略、運作系統設計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闡述了生產物流在運作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對運作系統運行設計和選址布局決策、生產計畫的制定、物料需求計畫(MRP)的處理邏輯、生產作業計畫與生產控制等進行了系統介紹,對製造資源計畫(MRPII)和企業資源計畫(ERP)的產生與發展、管理上的功能及實施策略進行了分析。對無庫存生產方式、約束理論及最優生產技術(OPT)等內容做了專門介紹,還將企業生產與物流管理績效評估的內容引入生產運作與物流管理中來。綜合來看,全書既有生產運作管理和物流管理的經典內容,又有反映當前發展動向的觀點,試圖給讀者提供一個寬闊的視野。

目錄

第1章 導論1
1.1 生產運作管理1
1.1.1 生產運作的含義2
1.1.2 生產運作管理的內容3
1.1.3 生產計畫與控制系統6
1.1.4 生產運作管理的目標7
1.1.5 生產運作管理職能在企業組織結構中的地位9
1.2 企業生產物流管理9
1.2.1 物流管理的定義9
1.2.2 企業物流管理的分類10
1.2.3 企業生產物流的特點11
1.2.4 物流管理在企業競爭中的作用12
1.2.5 我國企業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14
1.3 生產類型15
1.3.1 製造業企業生產類型的劃分15
1.3.2 服務型企業生產類型的劃分19
1.3.3 服務業與製造業運作管理上的特點比較21
1.4 生產/運作管理的歷史發展22
小結與討論24
思考題24
案例 F汽車有限公司的供應鏈運作管理25
第2章 運作戰略與物流管理策略28
2.1 運作戰略28
2.1.1 全球競爭環境的變化28
2.1.2 運作戰略的含義29
2.2 運作戰略的制定31
2.2.1 價值鏈分析31
2.2.2 制定運作戰略的影響因素32
2.2.3 制定運作戰略的基點34
2.3 生產過程設計36
2.3.1 生產流程分類36
2.3.2 產品-生產流程矩陣37
2.3.3 影響生產流程設計的主要因素39
2.3.4 生產單位的組織形式41
2.3.5 生產過程方案選擇及評價42
2.4 企業物流運作方式選擇策略43
2.4.1 影響物流運作方式選擇的主要因素44
2.4.2 物流“外包-自營”決策程式46
2.4.3 物流外包的優勢與風險分析47
2.4.4 物流外包失利的原因48
2.4.5 物流外包風險防範49
小結與討論50
思考題50
案例 J電子公司運作管理模式的轉型戰略51
第3章 生產組織方式與生產物流管理54
3.1 合理組織生產過程的基本要求54
3.1.1 生產過程的概念54
3.1.2 組織生產過程的基本要求56
3.2 組織生產過程的方式57
3.2.1 單一品種一批零件的移動方式58
3.2.2 多品種生產條件下零件的移動方式60
3.3 MTS/MTO的生產物流管理61
3.3.1 MTS生產模式下的生產物流管理61
3.3.2 MTO生產模式下的生產物流管理62
3.4 延遲製造與物流延遲64
3.4.1 延遲製造與物流延遲的含義64
3.4.2 延遲製造與物流延遲的實施方法65
3.4.3 延遲製造與物流延遲的適用環境67
3.5 逆向物流68
3.5.1 逆向物流的含義與意義68
3.5.2 逆向物流的運行特點70
3.5.3 逆向物流的最佳化與實施方法73
小結與討論77
思考題77
第4章 生產設施布局與物流最佳化78
4.1 影響企業生產單位構成的因素78
4.2 物料流程形式與設施布置形式79
4.2.1 物料流程形式79
4.2.2 設施布置類型79
4.3 組織生產單位的專業化原則82
4.3.1 按工藝專業化原則組織的生產單位82
4.3.2 按對象專業化原則組織的生產單位82
4.4 裝配線生產物流平衡最佳化83
4.4.1 裝配線生產物流平衡的提出83
4.4.2 裝配線生產物流平衡最佳化方法84
4.5 設施布局與物流最佳化的定量方法86
4.5.1 運量圖法86
4.5.2 作業相關圖法86
4.5.3 從-至表法88
4.5.4 線性規劃90
4.5.5 計算機輔助最佳化方法90
4.6 非製造業的設施布置92
小結與討論94
思考題94
案例 海喻光纜廠選址分析95
第5章 生產計畫與物料計畫98
5.1 生產計畫概述98
5.1.1 生產計畫系統的構成98
5.1.2 生產計畫的指標體系與期量標準99
5.2 年度生產計畫100
5.2.1 MTS企業年度生產計畫的制定100
5.2.2 MTO企業年度生產計畫的制定104
5.3 主生產計畫106
5.3.1 主生產計畫的定義106
5.3.2 主生產計畫的約束條件及編寫步驟107
5.3.3 主生產計畫的編制原則108
5.3.4 主生產計畫編制的技巧109
5.4 物料需求計畫111
5.4.1 MRP的產生與發展111
5.4.2 MRP的基本原理118
5.4.3 MRP運行中的幾個主要參數124
5.4.4 MRP的效益128
小結與討論130
思考題131
案例 APS在H公司訂單管理中的套用131
第6章 生產作業計畫與控制133
6.1 生產作業計畫133
6.1.1 生產作業計畫的主要內容和作用133
6.1.2 生產作業計畫的期量標準134
6.2 作業排序的理論與方法138
6.2.1 排序的基本概念138
6.2.2 排序問題的描述138
6.2.3 排序問題的分類與表示方法141
6.2.4 排序問題的求解141
6.2.5 流水車間作業排序142
6.2.6 單件車間作業排序147
6.3 生產作業控制151
6.3.1 生產作業控制的基本概念151
6.3.2 生產作業控制的主要內容155
6.3.3 生產作業控制與調度160
6.3.4 常見生產作業控制方法161
小結與討論167
思考題168
第7章 製造資源計畫與企業資源計畫169
7.1 MRPII與ERP的產生與發展169
7.1.1 MRPII的產生與發展169
7.1.2 ERP的產生與發展170
7.2 MRPII的構成及基本特徵171
7.2.1 MRPII的基本組成171
7.2.2 MRPII的管理特徵173
7.2.3 MRPII給企業帶來的收益176
7.3 從MRPII到ERP176
7.3.1 ERP產生的背景176
7.3.2 ERP的主要特點177
7.3.3 ERP的典型結構178
7.4 ERP的實施179
7.4.1 實施ERP的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179
7.4.2 實施ERP必須認識的問題181
7.4.3 ERP成功實施的關鍵——業務流程重構184
7.4.4 ERP成功實施的關鍵因素186
7.4.5 注重生產物流管理對成功實施ERP的作用188
小結與討論188
思考題188
案例 A公司怎樣實施ERP?189
第8章 JIT與生產物流195
8.1 JIT的基本思想與哲理195
8.1.1 JIT的產生與發展195
8.1.2 浪費的7種形式196
8.1.3 JIT的基本思想197
8.1.4 JIT的生產哲理198
8.2 推動式和牽引式生產系統201
8.2.1 推動式生產系統201
8.2.2 牽引式生產系統202
8.2.3 推動/牽引集成式生產系統202
8.3 看板管理系統203
8.3.1 看板的含義和種類203
8.3.2 看板的功能204
8.3.3 看板控制系統的構成205
8.3.4 看板運行張數的計算206
8.3.5 看板管理的主要工作規則207
8.4 組織無庫存生產的基本條件208
8.4.1 組織平準化生產208
8.4.2 構造無庫存製造單元209
8.4.3 降低設備調整時間211
8.4.4 具有穩定的質量水平212
8.4.5 具有多技能的操作工人213
8.4.6 保持各生產單元之間的物流平衡213
8.4.7 預防性設備維修213
8.4.8 部門間的合作精神214
8.4.9 與供應商形成合作夥伴關係214
8.5 JIT在生產物流組織中的套用215
8.5.1 需求拉動式的準時物流管理215
8.5.2 準時採購216
8.5.3 第三方物流企業直送工位217
小結與討論219
思考題220
練習題220
案例 到底該怎樣看待JIT?221
第9章 TOC理論及其物流管理223
9.1 TOC的基本思想223
9.1.1 約束理論的產生223
9.1.2 OPT的幾個主要概念224
9.1.3 TOC的基本思想225
9.1.4 OPT的目標226
9.2 基於TOC的生產企業分類227
9.2.1 V形企業228
9.2.2 A形企業228
9.2.3 T形企業229
9.3 TOC的9條原則230
9.4 DBR系統的構成及其作用232
9.4.1 DBR系統的構成及控制原理232
9.4.2 DBR系統的實施模式234
9.4.3 OPT軟體系統概述235
9.5 TOC生產物流管理方式237
9.5.1 TOC理論在生產物流中的套用237
9.5.2 JIT與TOC相結合的庫存管理240
小結與討論241
思考題241
練習題242
案例 約束理論在某汽車製造企業物料供應系統中的套用242
第10章 企業生產與物流管理的績效管理246
10.1 生產與物流績效集成評估體系及其指標246
10.1.1 生產與物流職能的關聯性246
10.1.2 生產與物流績效集成評估體系247
10.1.3 生產與物流績效集成評估指標體系248
10.2 企業生產與物流管理的績效評估方法249
10.2.1 平衡計分卡249
10.2.2 模糊綜合評價法251
10.2.3 專家評價法255
10.3 企業生產與物流管理的標桿管理256
10.3.1 標桿管理的方式257
10.3.2 標桿化的基本原則258
10.3.3 標桿化的實施步驟259
10.4 生產成本與物流成本的核算260
10.4.1 物流成本結構260
10.4.2 物流成本管理方法266
10.4.3 基於活動的物流成本分析268
小結與討論275
思考題276
案例 美國施樂公司物流績效標桿276
參考文獻278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