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宗旨

企業宗旨

企業宗旨是關於企業存在的目的或對社會發展的某一方面應做出的貢獻的陳述,有時也稱為企業使命,是指規定企業去執行或打算執行的活動,以及現在的或期望的企業類型。 企業的宗旨往往被認為是對企業生存的一種肯定。當然,每一個企業都有其獨特的生存理由,儘管不一定刻意以書面形式表達出來。

原則

為了明確地制定企業宗旨,必須說明三個問題:一是企業的基本目標或目的;二是用以達到這些目標的基本手段;三是企業同其社會和經濟環境的關係。與這三個方面相對應的就是企業宗旨制定中的三個原則。

一是目標全面性原則。就企業的基本目標來說,所應包括的不只是增長率和利潤率這樣一些財務目標,它還應該包括技術進步速度和為顧客服務的質量這樣一些較為無形的目標。如果在一項有關各種目標的陳述中不包括那些不明確的領域,那么經理當然會把他們的努力集中於那些正式宣布的較能明確衡量的目標,而技術進步或為顧客服務這樣一些沒有提到的目標就將逐漸萎縮而不能實現。因此,有形目標和無形目標,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容易量化的目標和難於量化的目標,都應該寫進去。

二是手段合理性原則。就達到目標的手段來說,應該說明經理和工人如何分享權力,如何作出決策,如何同當地社區打交道,等等。如果對目標作了有力的陳述和監督,而對營業原則或手段卻沒有規定,那么,經理就可能會採用任何手段來達到他們的目標。例如,一個經理可能採用凌辱雇員或忽略技術發展的手段來達到提高銷售或加速生產的目標。這些手段的惡果在短期內可能被隱蔽起來,但最終將對組織的利益產生巨大的損害。明確規定達到目標所應採取的手段,就是要防止“不擇手段”。

三是關係和諧性原則。就企業同社會的關係來說,應該描繪出公司同其所有者、雇員、顧客以及同一般公眾的恰當關係。例如,美國的戴登一赫德森零售公司作出了如下的規定:“作為消費者的購買代理人,滿足他們對商品和服務的需要和期望;為我們的雇員提供個人和職業上的發展;為我們的股東提供一種有吸引力的財務收益;為我們在其中經營的社區提供服務,如‘遵守最高的法律、倫理和道德標準’、‘改進我們經營所在社區的環境’、‘貢獻每年應稅收入舶5%用於改進社區生活的質量’,等等”。

內容框架

企業宗旨陳述的內容框架

企業宗旨在明確以後,還應適當展開,大衛在1991年提出了下列框架(見圖):

即企業宗旨應陳述下面十個方面的內容:

(1)顧客--誰是企業的主要顧客?

(2) 產品或服務--企業的主要產品或服務是什麼?

(3) 市場--企業主要在哪一個地區或行業展開競爭?

(4) 技術--企業的主導技術是什麼?

(5)對企業生存、發展和盈利的關注--對企業近、中、遠的經濟目標的態度。

(6) 哲學--企業的基本信仰,價值觀念和願望是什麼?

(7) 自我意識--企業的長處和競爭優勢是什麼?

(8) 對公眾影響的關注--企業期望給公眾塑造一個什麼樣的企業形象?

(9)利益協調的有效性--是否有效的反映了顧客、股東、公司職工、社區、供應和銷售的廠商等各利益相關團體的利益。

(10)激勵程度--展開的企業宗旨能否有效的激勵企業職工?

標語大全

企業宗旨標語大全

海爾集團: “老子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是說有形的東西受無形的東西支配,在企業里這個無形的東西就是企業文化,一個企業能不能發展取決於有無自己的文化。”

安徽古井集團: “學會了劃句號,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萬向集團: “多聽則明、多看則清、多思則真、多乾則成。但更主要的一條,要使事業成功,一定要有犧牲精神”。

北京陽光科技實業公司: “老子、莊子處事有四個基本原則:‘守柔,處下,拋後,不爭。’我們也有四原則,即:見人低一等,有利讓一分,遇難幫一把,謀事商一籌。”

廣東華凌集團:“世界上沒有永恆的加冕,只有永遠的拼搏。”

四通集團: “四通要作民營企業的華盛頓而不作秦始皇,華盛頓留下一部民主治國的美國憲法,而秦始皇留下的是一種‘家天下’的觀念。結果一個是二百多年仍舊生生不息,一個是二世而終。”

榮事達集團: “相互尊重,互相平等,互惠互利,共同發展,誠信至上,文明經營,以義生利,以德興企”。

遼寧盼盼集團:“良好的企業形象是一個企業的無形財富,企業員工的形象是企業形象的縮影,要求員工‘先做人後做工’。”

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創新不只限於工程技術,在企業管理企業文化領域,我們都要全面創新,而創新的主體是人。如果不想辦法調動人的積極性,創新就無從談起。”

中國移動湖州分公司:過去的成功是最大的危險。

先登集團:與其強調不能做的理由,不如一起思考能做的辦法。南潯永大腳踏車公司: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金洲集團:精品開拓市場,人品開創事業。久立集團:以成熟的技術和可*的產品質量服務用戶,貢獻社會,發展自己。珍貝集團:奉形“質量無缺陷”的企業宗旨,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

美欣達集團:以質量創品牌,以品牌促發展。

浙江三獅集團:智慧女神雅典娜神廟上刻著唯一一句話:“認識自己”。

振興阿祥集團 “唯有聚英才,方可創輝煌”。 華為通信——愛你的同事如兄弟 “當今世界的科技進步,已走過了愛迪生時代,不可能依*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改變整個世界。”

聯想公司:“把員工的個人追求融入企業的長遠發展。”

北京松下:“自己是本崗位最高的責任者和專家。”

同仁堂 “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製 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萬科: “我們有一個最底線的標準,就是做簡單,而非做複雜;做開放,而非做封閉;做規範而非做權謀,惟有這樣才是長久之計。”

蒙牛乳業: 如果沒有做大的速度,就沒有做強的機會 。

貴友的經營哲學:奇正相生, 德智相融, 義利相通, 治亂相宜, 破立相協。

韓國三星集團:企業成敗的關鍵,在於職工的責任。企業就是人。錢財之源不是權,也不是錢,而是人。

科龍集團:開拓=發展才是硬道理;拼搏=不懈奮鬥拼到底 求實=實事求是圖進取;創新=以變應變襄勝舉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