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煒章烈士

任煒章烈士生於1893年,1933年6月在四川通江城郊被害。

父系一私塾教師,他幼時受到良好的教育。16歲考入舊制縣立高小。1911年,受辛亥革命思潮影響,剪掉髮辮,脫去長袍,走上街頭抨擊時弊,痛陳國非。1913年高小畢業,被鄉人推舉為大橋團總。1915年春天,因抱不平,幫助打死惡霸地主的兩個鄉民逃走,遭到當局通緝。為避官司遠遁成都,躲進一家裁縫鋪當學徒。不久,投到軍閥楊森的二十軍當兵。32歲時,由士兵逐步升到團長的職務。1925年,楊森手下的師長郭汝棟倒戈投靠劉湘,升任為新編二十軍軍長。他不滿郭的所為,策劃“倒郭”,機密泄漏後,被投進死牢。時過一年,從監獄獲釋後,升任二十軍十八旅旅長。隨後又分配到岳池只轄兩團兵力的第二混成旅任旅長。他深感“自己在軍閥統治下奔走犧牲,無非受人驅使利用”,憤懣、苦惱、思索,感到傍徨。他開始尋求新的出路。直到鄺繼勛發、動“遂蓬起義”,才從心裡喊出一句:“鄺繼勛那個本事我有!”不久,中共四川省委軍委書記李鳴珂來到第二混成旅,與他敘舊,撫昔論今,十分投合,當即下定了起義決心。並經李鳴珂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楊森削掉了他的兵權,被調任第六混成旅副旅長,兼渠縣縣長。使得準備接近成熟的起義流產。在就任渠縣縣長期間,施行了一些新政。在李載溥協助下,秘密建立“平民軍”,至1932年5月間,已有200餘人。6月“平民軍”活動暴露,他只好轉移到平民軍大本營――西充縣槐樹場西禪寺,正式就任平民軍司令。立即取出了密藏的槍彈裝備平民軍,使之很快發展到近千人。接著把平民軍分批轉移到川陝交界的南江縣桃園寺一帶,建立游擊根據地。“九一八”事變後,平民軍改名為“川北民眾救國義勇軍。”同年秋天,參加了天全縣的抗捐鬥爭,全殲執行鎮壓任務的縣保全中隊,大震了聲威。“義勇軍”迅速發展到3600餘人。反動軍閥對這支部隊,一方面招安納降,一方面派兵征討。為躲避敵軍夾攻,他率部進入陝西境內。1933年1月19日,率部與紅七十三師會合,“義勇軍”參加了紅軍,改名為川北紅軍獨立第一師。1933年農曆除夕到初一,獨立一師在友軍的配合下,智取了南江城北面屏障鹿角埡。初二攻克了縣城東面屏障甑子埡。2月1日,南江縣城宣告解放。獨立一師定名為“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一師”,他任師長,政委劉杞,參謀長張逸民,政治部主任李載溥。獨立一師在縣城小作休整,即揮師廣元。他指揮獨立一師運用聲東擊西的戰術,攻下了由軍閥田頌堯的“王牌軍”把守的軍事要衝普濟嶺。為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從瑞金髮來嘉勉電。在反敵人“三路圍攻”的戰鬥中,獨立師先在馬桑廟周家壩殲敵王耀祖部500人,接著又打死打傷謝安華團200人,劉漢雄部500餘人。當敵人按兵不動的時候,他率部猛撲下山,殲滅了大量敵軍。接著又在長池配合紅十一師一部,作戰10天,斃傷敵軍近5000人,獲得此次戰役的最大戰果。1933年4月21日,他被左傾機會主義者解除了兵權、隨即被投入監獄。同年6月。在四川通江城郊被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