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都

方士王仲都,相傳為漢元帝時漢中道士,能忍寒暑。《水經注·渭水》引漢桓譚《新論》:“乃以隆冬盛寒日,令袒載駟馬,於上林昆明池上環冰而馳。御者厚衣狐裘寒戰,而仲都獨無變色,臥於池台上,曛然自若。夏大暑日,使曝坐,環以十爐火,不言熱,又身不汗。”後用以為典故。三國魏嵇康《答難養生論》:“仲都冬倮而體溫,夏裘而身涼,桓譚謂偶耐寒暑。”《宋書·后妃傳·孝武文穆王皇后》:“王偃無仲都之質,而倮露於北階;何瑀闕龍工之姿,而投軀於深井。”唐楊損《臨刑賦》:“聖主何曾識仲都,可嗟社稷在湏臾。市東便是神仙窟,何必乘舟泛五湖。”

注音
zhòng dōu ㄓㄨㄙˋ ㄉㄡ
仲都
解釋
方士 王仲都 ,相傳為 漢元帝 時 漢中 道士,能忍寒暑。《水經注·渭水》引 漢 桓譚 《新論》:“乃以隆冬盛寒日,令袒載駟馬,於 上林 昆明池 上環冰而馳。御者厚衣狐裘寒戰,而 仲都 獨無變色,臥於池台上,曛然自若。夏大暑日,使曝坐,環以十爐火,不言熱,又身不汗。”後用以為典故。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 仲都 冬倮而體溫,夏裘而身涼, 桓譚 謂偶耐寒暑。”《宋書·后妃傳·孝武文穆王皇后》:“ 王偃 無 仲都 之質,而倮露於北階; 何瑀 闕龍工之姿,而投軀於深井。” 唐 楊損 《臨刑賦》:“聖主何曾識 仲都 ,可嗟社稷在湏臾。市東便是神仙窟,何必乘舟泛五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