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氏易

是為伏羲之《易》,猶前人之所知,一曰反易,謂相其順逆,審其向背,而反見之。 一曰對易,謂比其陰陽,絜其剛柔,而對觀之。 一曰移易,謂審其分聚,計其往來,而推移上下之。

古籍簡介

《仲氏易》·三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四庫提要

國朝毛奇齡撰。奇齡一名甡,字大可,號秋晴,一曰初晴。又以郡望稱西河,蕭山人。康熙己未以廩監生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討。初,奇齡之兄錫齡邃於《易》,而未著書,惟時時口授其子文輝。後奇齡乞假歸里,錫齡已卒,乃摭文輝所聞者以己意潤飾成是書。或傳奇齡假歸之後,僦居杭州,一日著一卦,凡六十四日而卦成。雖以其兄為辭,實即奇齡所自解。以理斷之,或當然也。大旨謂《易》兼五義:一曰變易,一曰交易。是為伏羲之《易》,猶前人之所知,一曰反易,謂相其順逆,審其向背,而反見之。如《屯》轉為《蒙》,《鹹》轉為《恆》之類。一曰對易,謂比其陰陽,絜其剛柔,而對觀之。如《上經》《需》、《訟》與《下經》《晉》、《明夷》對,《上經》《同人》、《大有》與《下經》《夬》、《姤》對之類。一曰移易,謂審其分聚,計其往來,而推移上下之。如《泰》為陰陽類聚之卦,移三爻為上爻,三陽往而上陰來則為《損》,《否》為陰陽類聚之卦,移四爻為初爻,四陽來而初陰往則為《益》之類。是為文王、周公之《易》,實漢、晉以來所未知。故以《序卦》為用反易,以分篇為用對易,以演《易》繫辭為用移易,其言甚辨。雖不免牽合附會、以詞求勝之失,而大致引據古人,終不同於冥心臆測者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