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治平

令狐治平,男,漢族,1905出生於郎岱縣(今六枝特區)二塘,畢業於貴州省立師範學校,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參與郎岱的“三·三暴動”,歷任郎岱縣六枝區區長、縣人委文教科科長,1984年12月7日去世。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令狐治平(1905~1984年),郎岱縣(今六枝特區)二塘人。

主要經歷

幼時讀私塾及國小。民國13年(1924年)考人“貴州省立師範學校”,17年(1928年)畢業後回家鄉的“橋樑堡國小”任教。
民國18年(1929年),離家到上海,考入“上海法學院”,受到愛國知識分子、法學家沈鈞儒先生等進步人士的教誨和啟迪。21年(1932年),加入共產黨領導的“社會科學聯盟”,宣傳“團結抗日,一致對外”的革命道理。發動民眾募捐,支援東北抗日義勇軍。22年(1933年)5月,被法國巡捕逮捕,後因“犯罪事實不足”而釋放,回到法學院繼續參加“社會科學聯盟”活動。23年(1934年),經法學院同學徐進(納雍縣人)介紹到上海工聯紗總工會任秘書,與滬東各紗廠的“兄弟會”“姊妹會”等團體提出“要有吃飯的時間”,“童工工作時間應與成年工人相同,工資也應與成年人一樣”,“要縮短工時,增加工資”等口號,想方設法改善工人生活,提高工資待遇等。24年(1935年)5月,再度被逮捕,以“危害民國,頑抗抵賴”罪被判刑10年,關入水牢。在獄中,令狐用自己的余資為難友楊茂林、張德添置衣物,並教以學習文化,使張德這個目不識丁的人,學識了兩千多字,能寫信和看書報。同時,並與其他難友一起學習俄語,兩次進行“罷飯”鬥爭,要求改善“犯人”生活待遇。26年(1937年)8月,“抗日大赦”被提前釋放。
令狐出獄後,轉回家鄉。途經貴陽時,與周興仁、楊寶明(我黨貴陽地下工作者)取得聯繫,被介紹回郎岱。後在六枝“再造中學”、“郎岱中學”任教。民國27年(1938年)。治平在郎岱參加“民族解放先鋒隊”活動,發展了一批隊員。發行了18期《民先》半月刊雜誌。38年(1949年),參與郎岱的“三·三暴動”。
1950年6月,令狐加人中國共產黨。先後任郎岱縣六枝區區長、縣人委文教科科長、
教育局局長。還被選為縣人民代表、縣人委委員。1958年,因數年非人的監獄生活,隱患的疾病復發;左腿浮腫。經醫生手術後,在家休養。令狐雖在病床上,但仍為黨作力所能的工作,直至1984年12月7日與世長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