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鑫[北蟲草種植專家]

代鑫,生於1943年,重慶市武隆縣江口鎮人,是我國第一批研究北蟲草和天麻人工種植的專家之一。2015年,代鑫和西南大學藥學院教授共同研究發明北蟲草人工高產栽培技術,把培養基容器由玻璃瓶升級到了口徑40x40cm的塑膠盆,為北蟲草的規模化生產打開了最後一道屏障。

北蟲草人工種植專家代鑫北蟲草人工種植專家代鑫

重大貢獻

為攻天麻有性繁殖,他吃燒紅苕吃到吐血

為了攻克天麻的有性繁殖技術,代鑫在西南科技大學有關專家的支持和幫助下,在綿陽市下轄的平武縣壩子鄉黑水溝大隊開展了為期兩年的科學試驗。條件異常艱苦,因為資金短缺,有時候代鑫連吃飯都成了大問題。偶有鄉親們的資助,多數時候,代鑫不得不靠吃燒紅苕度日。這極大的透支了代鑫的身體,最嚴重的時候甚至出現了重度胃出血,口吐血塊 ……

60歲時被邀援藏,一乾就是10年

早在代鑫進藏前幾年,林芝地區為了開發天麻人工種植項目,已經從內地聘請過一大批專家教授進藏支援,但終以失敗而告終。代鑫的天麻人工種植項目在扎木鎮啟動後,有一次,自治區領導來視察,問代鑫今年能達到多少產量。代鑫十分肯定的回答:500公斤。
這年收天麻的時候,正值代鑫休假回川過春節。期間他接到白馬四郎的電話,對方在電話里告訴他,這年天麻大豐收,產量高達4000多公斤,藏民們都樂壞了。幾天后,代鑫還收到了林芝地區有關部門匯來的4萬元獎金。
林芝地區的天麻產業就這樣從扎木鎮起步,被迅速推廣到周邊各縣,代鑫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經常下到各地去指導工作。代鑫援藏十年,雖沒官方技術職稱,但一直享受著正處級待遇。為了林芝天麻產業,代鑫先後在波密待了4年,在米林幹了2年、察隅3年、林芝1年。古稀老人,把自己的畢生所學,全部貢獻給了美麗的藏區。
北蟲草人工高產栽培技術北蟲草人工高產栽培技術

十年援藏,老驥伏櫪,回渝後再現光熱

年過七旬的代鑫教授和西南大學藥學院袁呂江教授等專家組,把培養基容器由玻璃瓶升級到了口徑40x40cm的塑膠盆,為北蟲草的規模化生產打開了最後一道屏障。
代鑫教授實現了人工合成培養基+盆栽的模式,把北蟲草的人工種植技術真正推到了規模化生產的軌道上來,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高產,大大降低了整個生產過程中的人工成本。所以,到了這個階段,北蟲草在終端市場上的售價一下子降到了10-20元/斤,人人都買得起、吃得起,北蟲草得以順利走進尋常百姓家。終端市場一暢通,對前段的生產就產生了巨大的拉動,所以,這個時候,人工種植北蟲草,真正實現了量產,神秘蟲草最終實現了商業化、產業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