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四郎

“仙台四郎”原名“芳賀四郎”因為他無論去到那裡,那裡的商店或旅館生意就會興隆,所以他在仙台被視為福神,很多仙台市的商家都掛著他的照片,其地位相當於中國的招財貓。

“仙台四郎”原名“芳賀四郎”因為他無論去到那裡,那裡的商店或旅館生意就會興隆,所以他在仙台被視為福神,很多仙台市的商家都掛著他的照片,其地位相當於中國的招財貓。

簡介

如果你到仙台,無論去飯館吃飯或在酒吧喝酒,甚或在土產品店閒逛,都可能會遇見一位端正跪坐,對你呵呵笑的男子。別以為那男子是仙台市的昔日偉人,他其實比偉人更偉大,是福神“仙台四郎”。也就是仙台市的招財貓代表。仙台四郎是實際人物,本名芳賀四郎,江戶末期生於某槍炮商家,排行老四,家境似乎還不錯。七歲那年,因掉落河裡,昏迷了幾天,自此成為智障兒。他只會說“ba-ya”或“ba-yan”這句話,智商發達程度雖未滿一歲,軀體卻比常人健壯,有個老是剃得精光的大頭,一雙大象般的無邪小眼睛,以及終年合不攏的笑口。他時常在仙台市內溜躂,心血來潮時會主動幫店家掃地,肚子餓了時更隨手取走擺在店面的商品,或乾脆到飲食店要吃食。當然,有些店家會如揮蒼蠅般趕走他,但有些店家則會不棄嫌地給他掃地小費,或隨他吃吃喝喝。1奇怪的是,視他為瘟神的商店或旅店,不知為何,必定會走向衰退一途。而平素隨他自由來去的店鋪,生意竟愈做愈好。只要他在的地方,四周一定充滿笑聲。哭個不停的嬰兒,一旦讓他抱在懷中,也會馬上停止哭泣,咯咯笑出來。時日一久,眾商家便視他為福神。成為福神以後,他理應無論到哪裡都不會遭人叱喝,但或許動物性直覺非常強烈,某些店家再怎么討好奉承,他就是不屑一顧。這更加強了他的神話性。由於他生前最常去的地方是妓女游廓或喚藝妓來陪客的“料亭”(日式酒家),因此,他的“福氣”似乎對飲食或酒館那類的店鋪特別有效。仙台市的這類店鋪幾乎都掛有他的照片。有人說,那是因為四郎家本為仙台藩主伊達家的槍炮指南(現在成為煙火製造企業),專門指導仙台藩槍炮職人製作槍炮,家境非常富裕。每逢四郎在外面吃吃喝喝時,事後,家裡一定會遣人送錢給商家,因此才會受歡迎。另有一種說法更荒唐(卻格外有現實感),據說四郎的陽物非常巨大,約三十厘米,而他又時常讓他“兒子”堂皇正大走在太陽底下,因此走到哪裡都有人跟到哪裡。在妓女游廓或料亭受歡迎,似乎也是基於這點,因為可以讓酒席熱鬧起來。真相如何,已不可考。總之,四郎生前是個神秘人物,僅能根據當時的新聞報導《仙台日日新聞》記錄,得知他在明治十一年(一八七八)十月八日,曾受一位娼妓照顧。明治三十一年春天,四郎在仙台與三原良吉相遇。三原良吉是仙台某鐘錶大鋪主的兒子,兩歲時遭“神隱”(指被妖怪或神明擄走的孩子)而行蹤不明,後來有人發現四郎抱著良吉走在街上,良吉手中還捧著一大袋糖果。最後是明治三十五年(一九○二)左右,被人發現死在福島縣須賀川,享年四十七。大概當地沒人知曉四郎的事,也就沒人照顧他的日常生活吧。無論真相如何,四郎之所以在明治時代是地方性傳說人物,戰後昭和時代又成為全國性傳說人物,如今平成時代更躍居為百貨公司性質的──什麼都靈的“福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