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望集鄉

仕望集鄉

仕望集鄉(ShiwangjiXiang)位於河北邯鄲魏縣西南部,距魏縣縣城8千米。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2.07萬人(2002年)。轄17個行政村,4639戶,耕地面積25678畝,17個村全部通電,通水,通電話,13個村通公路,鄉間公路交織成網,四通八達,累計里程16公里。鄉政府駐仕望集村。

基本信息


概況

仕望集鄉仕望集鄉政府

仕望集鄉是個農業鄉鎮,水利化程度較高,全鄉共有機井254眼,水澆面積19000畝,種植業以果樹和糧食作物為主,2002年果品產量1510噸,糧食產量6990噸,均創歷史新高,鄉黨委,政府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建成了三個產業示範基地。即以崔閣張仕望為重點建立了千畝小雜果生產基地,主要引種了凱特杏、日本甜柿等名優新特品種;以胡莊為重點,建成了苗木花卉生產基地,主要種植法桐、垂柳、塔松等綠化樹種;以陳莊、磚井村為重點,建立了高效農業生產基地,實行果菜、糧菜間作套種,實現了立體種植,提高了經濟效益。
畜牧業發展迅速,已成為新的支柱產業。在何莊村建成了千隻小尾寒羊繁育中心,在淺町村建成了宏偉養殖有限公司,在陳莊建成了康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並以此為龍頭,帶動了全鄉養殖業的快速發展。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已形成食品、建築、建材、廢品加工、地毯加工等五大行業。大力實施“民營強縣”戰略,通過深化改革、創優環境,組團招商、座談走訪等形式,吸引了眾多人回鄉創業。許多在外的復轉軍人,有感於縣委、政府優惠政策的引導、支持,建廠房、搞加工,辦企業、上項目,積極投身家鄉的經濟建設。 

沿革

1953年建仕望集鄉,1958年屬德政公社,1961年析建仕望集公社,1984年復設鄉。1997年,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張街、前連街、後連街、何莊、仕南、仕中、仕北、胡莊、磚井、郭仕望、劉家拐、賢孝門、張仕望、崔閣、淺町、郭家堂、陳莊17個行政村。

氣候環境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風多乾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13.5℃,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溫-2.3℃,極端最低氣溫-19℃,最熱月份(七月)平均氣溫26.9℃,極端最高氣溫42.5℃,全年無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時。礦產資源豐富,能源充足,主要有重晶石、白礦、磷、煤、鈉、鉛、鋅、矽等天然礦石;

植物資源

境內自然植被類型可分為針葉林闊葉林灌叢灌草叢草甸沼澤植被水生植被6種類型。草叢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區的溝谷和荒坡,草甸植被則遍布全境;沼澤植被和水生殖被主要分布在滯水窪地。亞熱帶樹種漆樹在山區有著廣泛分布。領春木和太行花為特有的植物物種。

動物資源

野生動物主要為陸棲脊椎動物,其中馬類較多,兩棲類、爬行類和獸類較少。較大的獸類幾近絕跡;哺乳類有豹、狼、狐、獾、狸、野兔、黃鼠狼、刺蝟、水貂等;鳥類有麻雀、鴿、喜鵲、燕子、貓頭鷹、雕、雉雞、石雞、烏鴉、鵪鶉、啄木鳥、布穀鳥、畫眉、黃鸝等;魚類有鯉魚、草魚、鯽魚、鰱魚、泥鰍、青魚等;爬行類有龜、鱉、壁虎等。

建設

仕望集鄉社區
魏縣仕望集鄉在“民心工程”免費服務活動中,堅持進村入戶為農村育齡婦女開展生殖健康檢查。為使免費服務真正成為民眾心中的“民心工程”,鄉以方便民眾、服務民眾為出發點落腳點,堅持送服務進村、送服務到戶。
為使黨員幹部成為致富路上的先鋒,對有發展潛力的黨員,幫助理思路、選項目。鄉鎮主動在資金、技術、信息上給予重點扶持,支持黨員幹部領辦、創辦項目;對貧困黨員實行鄉鎮、村幹部“一幫一、一幫幾”制度,明確幫扶責任、落實幫扶措施,簽訂幫扶契約,明確幫扶措施和目標,使其儘快脫貧致富;在幫扶的基礎上,採取組織外出參觀、參加正規化學歷教育和開展技術培訓等形式,提高其致富本領。

林業發展

仕望集鄉森林
仕望集鄉為改善環境,綠化鄉鎮。實行高標準農田林網建設。抓好農林複合經營精品農田林網樣板建設,本著因害設防,防災、減災的原則,利用地界、田間小道、壟溝栽植林帶,以帶狀、團狀栽植模式為主,建設高標準農田防護林網萬畝,格線控制面積畝,構築農田生態屏障,實現林茂糧豐、林豐糧增,農林複合化的綠化新格局。進一步提高綠化標準,建設綠化鄉鎮內所有街道,以及鄉鎮外的道路、溝渠、閒散街道。同時,城區各單位積極開展庭院綠化,拆牆透綠,創建花園式單位。

文化遺產

仕望集鄉土紡土織
中國人利用棉纖維織布的歷史可追述到世紀之初,舊時,魏縣農村家家戶戶都會織布。老輩人身上穿的衣服,床上用的床單、被褥,包袱,閨女嫁妝,都是自家紡織布。從宋至今,由於魏縣氣候和地理環境特別適宜棉花種植,所以在農村棉花種植十分普遍,民間紡織技術十分發達,家家都有木製的紡車和織機,成年婦女都會搖車紡花,登機織布。“男耕女織古風俗,衣食住行冠為首”,魏縣土紡土織在河北省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中國古代紡織技藝的活化石,對於研究中國紡織史、前人的生活習俗、民族風俗都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

特產

仕望集鄉魏縣鴨梨
魏縣鴨梨早在北宋就開始種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清朝知縣毛天麒曾留下“長風響梨葉,秋光遍原埠”的詩句。適宜的水土條件和先進的栽培技術,造就了魏縣鴨梨優良的品質。其果型端正、個大皮薄、汁多肉細、渣少核小、酸甜適度、香酥可口,並有消渴潤肺、滋養皮膚之功效。古今馳名、享譽中外的魏縣鴨梨在清朝曾作為貢品供達官貴人之享用。1985年在河北省果品質量鑑定會上,魏縣鴨梨榮獲鴨梨系列第一名。1995年魏縣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鴨梨之鄉”。全縣種植鴨梨15萬畝,年產量8.3萬噸。

基礎教育

張街國小

前連街國小

仕北國小

胡莊國小

磚井國小

郭仕望國小

後連街國小

何莊國小

崔閣國小

劉家拐國小

賢孝門國小

張仕望國小

仕南國小

仕中國小

淺町國小

郭家堂國小

陳莊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