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公宮巷

介公宮,廟不大,十多平方米而已。以前,宮是坐東朝西,門偏對著這條巷,後來復建,地址東移,廟也改為朝南向了。宮不大,香火也不旺。何時建,為何建廟,無以查明。至於“介公”,則為一位古代忠義之士。
介公,名子推,春秋時期晉國人,出身貴族,在晉獻公時任一小官,獻公死後,晉國諸公子因爭奪繼承侯位而大亂起來。當是有條件繼位的二個公子,都因自己實力不足而出奔外國,過流亡生活,希望有一些勢力強大的諸侯國,出兵幫助他奪位。這二位公子中有一名叫重耳(就是後來稱霸諸侯的晉文公)有賢名,平時得到臣民的擁護,在他不得已出奔時,有不少晉臣、賢士跟著他,介子推便是其中之一。流亡的生活實在艱苦、危險,有些諸侯國雖然同情他,但無能力支持他復國;有些國家看不起他,不歡迎他入境;有些國家敵視他,要抓他去獻給晉國。流離顛沛,風霜雨露,有時斷了糧食,眾人只好挖野菜吃。一天,公子重耳忽然得了病,在半昏迷中叫著要吃肉,在那種情況下,哪裡有肉吃?隨行眾人都感無辦法。介子推默默無言,躲向一旁,不一會,便捧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肉湯。重耳吃後,果然病好了,追問肉從何來,介子推只是含糊以對。往後在趕路中,眾人覺得介子推經常落後,走路也不正常,常離開人群,獨自做著什麼。後來發現,介子推腿上有塊大傷口,正在路邊用青草敷貼,那時既無發生戰爭,又未遇兇猛野獸,哪來的傷口?一問才知是昔時割股肉給公子重耳吃。眾人無不感動,重耳更是信誓旦旦,表示復國後自當重報。幾年後,重耳等流亡到秦國,得秦穆公相助,復國為君,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
晉文公復國後,論功行賞,隨行人員誇功不休,朝堂上吵吵嚷嚷,各表自己功勞,爭取得到重賞。介子推眼見當年隨行之人,原來都是為了爭名奪利,便恥與為伍。回家告訴老母,兩人同上綿山隱居。
晉文公行賞群臣後,經人提醒,才記起介子推割股之功恩,便召見他,誰知介子推已離去多時了。文公派人打聽,得知他在綿山隱居,便親自來請他下山受封,誰知山深林密,找不到他,於是命人四處找尋,仍無蹤跡。有人說,介子推是個孝子,要是放火燒山,他定然會背著母親出來。晉文公覺得有理,便下令放火燒山,一連幾天。只見烈火熊熊,濃煙滾滾。只是不見介子推下山。大火熄後,上山查看。只見介子推母子,同抱在一棵大樹上,寧願被火燒死,也不願出來受封。文公又悔又痛,令人把大樹砍下,製成介子推的木像,在山上建個廟宇,把木像供在廟裡紀念他。並把介子推燒死那天,定為“寒食節”,全國不準生火。又把介子推抱的大樹砍下一截,製成木屐,稱為“足下”,時刻穿著,以表示不忘記他。
由於介子推志向清高,因此在其它各地也建廟奉祀他,尊他為神。揭陽曆來最尊崇節孝等品德高尚的人,所以也為介子推立廟紀念,以為後人典範。廟稱“介公宮”,故廟前長巷便稱“介公宮巷”,居住在廟東的李姓一族,也被稱為“介公宮李”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