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山之戰

今山之戰

今山之戰(日語原寫:今山の戦い),是大友氏與龍造寺氏之間的戰爭,與耳川之戰、沖田畷之戰同屬九州三強爭霸間的著名戰役。

基本信息

介紹

1569年4月,早就垂涎肥前藩國的大友宗麟親率大軍討伐龍造寺氏。可是大友軍剛走在半道,得到訊息的毛利元就趁北九州後防空虛,也親率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及4萬大軍殺入大友氏的領地。立花山城因城主立花道雪隨大友宗麟出征不在城內,迅速陷落。大友宗麟聞訊大驚,全軍趕緊掉頭,迎擊毛利軍。

今山之戰今山之戰

5月18日,大友毛利對峙與多多良濱。兩軍陣中立花道雪和毛利兩川都是時之名將,雙方你來我往,不分勝負,戰事隨即陷入膠著狀態。不久,毛利軍退守立花山城,準備長期抗戰。轉眼進入10月,各路反毛利氏勢力聽說毛利元就不在,如大內氏和尼子氏的殘黨,都紛紛起兵叛亂。一時間毛利氏領內烽煙四起,把毛利元就弄了個手忙腳亂。無奈,毛利元就只得撤兵。不料,毛利軍在撤退途中遭到立花道雪邀擊,損失慘重。據大友軍宣稱的戰績,共斬毛利軍首級3400餘具。

擊退毛利軍,大友宗麟再次回過頭來,對付龍造寺隆信。1570年3月,大友宗麟命弟弟大友親貞為總大將,率大軍3萬,號稱6萬,侵入龍造寺氏的領地肥前藩國。龍造寺軍全軍僅5000餘人,在大友軍的絕對兵力優勢面前只有龜縮在主城佐嘉城,堅守不出。大友軍很快便包圍了佐嘉城,日夜攻打。周圍各路豪強有馬氏大村氏等見龍造寺氏馬上就要倒霉,紛紛出兵加入戰團支援大友軍,妄圖分一杯羹。大友軍主將大友親貞將大本營設在佐嘉城西北的今山上,負責居中指揮各路人馬。攻防戰打得異常激烈,轉眼大友軍圍城已有5個多月。

今山之戰今山之戰

佐嘉城並非什麼堅固城堡,在大友軍和各路豪強的瘋狂攻打下眼看就要陷落,城內士氣極低。正在龍造寺隆信一籌莫展之時,重臣鍋島直茂提出了一個極其冒險的主意:偷襲敵軍大本營!鍋島直茂認為像這樣堅守,佐嘉城陷落是遲早的事,到時候只有死路一條。如果是這樣,不如現在冒死一拚。萬一偷襲得手,龍造寺軍就能立刻反敗為勝!

眾將聽了鍋島直茂的主義都紛紛搖頭,認為絕無取勝可能。龍造寺隆信也猶豫不決。這時忽然從大堂的屏風后轉出一個婦人,怒斥隆信當斷不斷,實在是昏聵無能!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隆信的母親,已經出家的慶閻尼。隆信被母親一激,終於下定決心,放手一搏!

8月20日天還未亮,鍋島直茂即率數千人馬偷偷出城,摸上了今山。酣睡中的大友軍上下將士對敵軍早已殺到大本營門外還都懵然不知。原來主將大友親貞見佐嘉城旦夕可下,早就飄飄然地就等著砍下龍造寺隆信的那一刻了。得意忘形的大友親貞連大本營外的崗哨也懶得布置,不料卻給鍋島直茂趁虛而入。

龍造寺軍見敵人毫無防備,皆大喜過望。鍋島直茂旌揮一指,殺入大友軍大本營。睡夢中的大友軍忽見神兵天降,還沒反應過來,就死傷無數,餘眾潰散。此役大友軍損失2000餘人,不幸的大友親貞也死於亂軍之中。

大友軍受此大敗,軍心頓挫。大友宗麟無奈,只得與龍造寺隆信議和。10月1日,大友軍全數退回築後藩國。今山之戰奠定了龍造寺氏和大友氏分庭抗禮的局面,從此大友氏再也未能窺視九州島西部諸國。

龍造寺隆信也在此戰名聲大振,被人稱為“肥前之熊”。之後龍造寺隆信致力於掃平周遭各路豪強,擴充地盤。1579年,龍造寺氏終於統一了整個肥前藩國。

起因

1570年3月,大友宗麟欲討伐在肥前國勢力逐漸壯大的龍造寺隆信,便派遣弟弟大友親貞率領6萬大軍進攻龍造寺領地,對此隆信僅集結了5千兵力防衛佐嘉城(佐賀城)。

戰況

今山之戰今山之戰

大友軍擁有壓倒性的兵力優勢,但龍造寺軍士的士氣一直很高昂使得大友軍久攻不下,不過在龍造寺沒有援軍的情況下,城池陷落只是遲早的事。對此在築後國的大友宗麟派遣援軍給親貞並同時下達總攻擊的命令,親貞亦決定於8月20日進行總攻擊。在總攻擊的前一晚,親貞認為此戰過度容易,便提前舉辦勝利酒宴,軍隊的鬥志漸漸降低。

知道這件事的龍造寺軍武將鍋島直茂便向主公隆信提議對大友軍在今山的本陣進行夜襲,一開始隆信強烈反對,後來在隆信的生母、直茂的繼母慶誾尼的勸說之下同意。直茂率領奇襲部隊至大友軍今山本陣之後方,8月20日清晨便馬上對大友親貞進行奇襲,親貞在混亂中被龍造寺家臣成松信勝殺死,之後整個大友軍潰散,大友軍在此戰中傷亡人數至少超過2千餘人。

結果

大友軍雖然在此戰中敗北,但本隊依然健在,後來龍造寺與大友講和,大友也同意撤軍。之後隆信極力整頓肥前國內的豪族,勢力逐漸擴大,後與大友宗麟、島津義久成為九州三強之一。家臣鍋島直茂、成松信勝亦因此戰而聲名大噪。此戰被喻為九州版的桶狹間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